年年初夏百鸟啼,今年又闻布谷声。
儿歌—童年时代的回忆
撰文/摄影
静观云涛

秋 实
相机:尼康D200
镜头:尼康70-200/2.8
光圈:f/13 快门:1/60秒
姥姥是一个不很典型的农村老太太。她1901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里,说她不是很典型是因为她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受家庭的影响,她从年轻时就吸烟,而且能喝少量的白酒。虽然出身较富裕,但姥姥却具备了中国妇女善良和勤劳的美德。虽然没有直接受教育,但由于她比较聪明,家庭的文化气氛较浓厚,耳濡目染,她的知识面也就宽了起来。她的少年、青年和中年一直生活在农村,中青年时随家庭闯过关东,后又回到山东老家。解放后,她老人家才离开了农村,来到了我们家,哺育和照顾我和我的弟弟们几十年。
姥姥是一个闲不住的老太太,她把她后半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我和弟弟们的身上。特别是她的儿歌,更是伴随着我度过了儿童和少年时期。现在想一想,这些中国民间传统的儿歌,使我的启蒙教育变的丰富多彩,对我少时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山村女童
相机:索尼828
程序曝光
记得我唱的最多,也是记忆最深的儿歌是这首《小叭狗儿》:
小叭狗儿,晃铃铛,
晃啷晃啷到集上。
想吃桃,桃有毛,
要吃杏,杏焦酸,
吃个栗子面丹丹。
至今,每次想起这首儿歌,我都充满了对儿时的憧憬。等到我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我的姥姥已经八十高龄。我和姥姥一起又把这首儿歌教给我的儿子、她的曾外孙。虽然进入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已经现代化了,但是儿子还是非常乐意接受这首儿歌。每当他把小叭狗儿说成小叭斗儿的时候,总是会引起全家人快乐的笑声。
还有一首《小老鼠儿》也是我记忆较深的:
小老鼠儿,上灯台儿,
偷油喝,下不来。
叫奶奶抱,奶奶不抱,
气地小老鼠儿往下跳。
我记事儿的时候,姥姥会经常问我:长大了娶了媳妇,有好吃的给媳妇吃啊还是给妈吃啊?不知道媳妇在哪里,当然回答给妈妈吃啊!姥姥就会给我唱起那首《小小虫儿》,小小虫儿就是小麻雀儿,在我们老家,麻雀的口语就叫做小虫子,而且这个虫在这里不念虫(chong),而是念做戳(chuo)儿:
小小虫儿,尾(yi)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把娘拽(zhuai)到山涧里,
媳妇背到炕头上。
烙面饼,卷白糖,
媳妇媳妇你先尝。
说实话,学了这首儿歌,我很生那个小小虫儿(小麻雀)的气,它为了不让自己的娘吃卷白糖的白面饼,还把自己的亲娘拽到山上去,实在可气!每次我表示了对小麻雀的气愤后,姥姥总是笑眯眯的表扬我:俺小儿是个孝顺孩子。(我们老家把男孩儿叫做小儿)。
还有一个儿歌是描写外甥(外甥女)和姥姥、妗子(舅妈)的微妙关系的:
小木碗儿,圆溜溜,
俺在姥娘(姥姥)家住一秋。
姥娘疼,妗子瞅,
瞅的俺,想家走。
妗子妗子你别瞅,
楝子开花俺就走。
骑着马,搬着兵,
到家学给俺娘听。
学会这首儿歌的时候,我已经很懂事儿了,知道儿歌说的是姥姥疼爱外甥,妗子不想让外甥住在她家里。可是我小时侯回到姥姥的家里,舅舅、妗子和表哥表弟们却对我非常的好。那时农村的生活比较苦,妗子总是让我多吃点好的。舅舅对我也很疼爱,他会经常打几只野兔回来改善生活。表弟带着我到小河边摸鱼捞虾。晚上,一家人围做在屋子中央,一起掰玉米粒。这时,舅舅和妗子会教给我们这些孩子们一些儿歌,还会讲很多民间故事。舅舅还经常讲起他五十年代在内蒙时的一些历险的经历。一家子围坐在一起,一边劳动,一边唱儿歌,讲故事。孩子们互相打闹嬉笑。虽然生活苦了一点,但日子过的却很舒心。所以虽然姥姥教会了这首儿歌,但我却不爱唱它,因为现实生活中我的妗子是很疼爱我的。

上学去
相机:潘太克斯LX
镜头:腾龙80-200/2.8
光圈:F4优先
夏天来到的时候,到处响起了布谷鸟的叫声,“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姥姥就会给我们讲起布谷鸟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杜鹃的姑娘嫁给了一个叫布谷的小伙子,他们两个感情很好,天天都在一起劳动,形影不离的。有一天,来了一队人马,说朝廷打仗要征兵,就把布谷和一些年轻人带走了。临走时,布谷和杜鹃都泪汪汪的,相约要相互等待,白头偕老。
杜鹃等啊等啊,就是不见布谷回来,也不见同村的青年人回来。后来杜鹃姑娘就一座山一座山地找,一边找一边喊:“布谷、布谷,你在哪里?”
就这样,杜鹃姑娘喊啊喊啊,直喊得嘴里流血死在山林里。后来杜鹃姑娘就变成了一只鸟儿,这鸟儿就是布谷鸟。
小时侯听了姥姥讲的故事,想象着杜鹃姑娘的样子,想象着杜鹃鸟的样子,很为布谷和杜鹃惋惜。直到多年之后才知道,其实真正的杜鹃鸟是一种残忍而专横的鸟,到了繁殖季节,杜鹃母亲就把自己的蛋产在一种叫做柳莺鸟的鸟巢里,它自己便藏匿起来。等到小鸟出壳后,残忍的小杜鹃就把小雏莺一个个挤出巢外,任它摔死、饿死、冻死,自己独霸了柳莺母亲的哺育。柳莺的孩子全部死亡而小杜鹃却成长了起来。最可悲的是,面对这样一个比自己的身体还要大的“孩子”,柳莺却全然不知!它辛辛苦苦哺育长大的“孩子”竟然是杀害自己孩子的仇人。柳莺的无知和善良与杜鹃的狡诈与残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自然界中触目惊心的一幕实在是令人不平,使人愤慨!布谷鸟的儿歌虽然还留在我的记忆中,但随着自然知识的增长,也就没有了对布谷鸟的喜爱了。
有人说布谷鸟就是杜鹃,也有人说不是,其实布谷鸟就是杜鹃的一种。对于布谷鸟来说,既有美好的民间传说,也有现实的残忍与专横,但是几十年来,那首儿歌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布谷布谷,
你在哪住?我在山后。
山后下雨,我在城里。
城里放炮,我在车庙(地名)。
你吃什么?我吃石头。
你喝什么?我喝糊涂(粥)。
你哭什么?我没媳妇。
你喜什么?越过越富!
在儿时的记忆里,还有一些民间的传统的儿歌,对我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至今都能记住个十之八九。当然,儿歌里也有一些粗俗的词语,那些也就只能口诵而不能留笔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