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漈山,也被称为南际山,位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西南。南漈山右立玉女峰,左连白鹤岭,上通南峰顶。方圆十华里,山幽水秀,奇景深藏,野趣盎然。最早开发于宋代,宋时在飞泉寺的原址上建有道观,明、清时期重建飞泉寺、龙湫寺、南峰寺。南漈山被辟为南漈公园,其以三个寺庙为主轴,辅以一亭(一碑)一官道,构成这座风光秀丽且人文深厚的城市公园。南漈山为“宁川十景”之首“南漈飞淙”所在地,是福建少见的城市瀑布公园。
南漈公园位于蕉城区西南,离市区也就一公里许。公园中遍布溪涧、瀑布,怪石散落其间,真可谓山幽水秀,奇景深藏。前往南漈山公园主要寻访国保“白鹤岭福温古道”,然后视时间情况将附近几处县保一并扫了。入园后在山下公园大致走了一下,看到了南峰寺县保碑。咨询公园广场舞大爷,得知南峰寺在山顶,上山需要40分至1小时。准备寻访的白鹤岭古道山顶与其有路相通,这样刚好可不走回头路扫一处县保。结果最后走下来发现拟顺带寻访四处县保全部在公园中。一个公园包含一处国保和四处县保,这在福建估计也就这一处了!
当天最意外的一个遇见是回到山脚时看到陆游塑像!难不成陆游来此游览过?一旁碑刻提供了答案,陆游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任宁德县主簿。《宁德县志》载:“有善政,百姓爱戴。”当地于1984年十二月在此塑像祀之。事前还真不知道,陆游这位声名显赫南宋著名诗人曾在宁德工作过!!!
陆游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任宁德县主簿,陆游时年33岁,是其在秦桧死后方获的出仕机会。主簿在宋代是知县衙门掌管文书,办理事务的九品小官。但不管怎么说,宁德县(即现蕉城区)是陆游仕途的第一站。陆游是中国古代非常多产的一位诗人,但是被认为是其在宁德期间作品极少。其在宁德期间,写下《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一文。记载了当时全国民间信奉城隍的情况,谈及了城隍信仰的原因。对于我们了解宋代宁德的社会、民俗很有价值。
众所周知,一个景点,甚至一县一省,能否为人所认识和留下印象。除了本身具备自然条件外,还应拥有丰富历史人文沉淀。而这种历史人文根本要素就是与历史名人的关联性!这儿有一个很好例子,与蕉城区同为宁德市下属区县的寿宁县(福建木拱廊桥数量最多县),其作为福建偏远的山区县,之所以能为很多国人所知晓,就是因为“三言”的作者冯梦龙曾在那里当过县令。试想一下,杭州西湖倘若没有众多的历史名人与之关联所营造出来的浓厚文化氛围,单就自然景观而言,全国比它强的景点不知多少。同样,对于蕉城来说,曾任宁德县主簿的陆游也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何让陆游与蕉城关系进一步为世人所知,就能更好地发挥名人效应,从而对发展这座山海城市产生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枯水期,瀑布就没得看了……

公园山脚处的南峰寺县保碑……
正殿前的保护碑!
南峰寺,县保,正殿……
南峰寺斋堂与小卖部……
南峰寺殿内铁钟……
另一侧上下山的南峰寺山门……

南峰寺如今并没什么可参观的,开始下山……
听泉石刻……
陆游塑像,很意外的一个遇见!

记述陆游宁德经历的《咏陆游试吏宁德》一诗……
《咏陆游试吏宁德》诗文:
南山前白鹤飞,试吏匆匆去复归。
出县访民农耕事,回署落笔城隍池。
支提夜深叹红烛,霍童水暖乐新知。
别后从此少音讯,老来多情忆荔枝。
飞泉寺,县保,也是新的不行,未入内参观!
时芳亭,亭中“林大尹宁德重城记碑”(县保)……
宁德建市纪念石,1988年国务院批准宁德撤县设市(注:此宁德为蕉城区,非现在的宁德地级市)……
关于陆游: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后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宁德县主簿,镇江、隆兴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
---END---
------------------------------------
图文|网然
---用镜头记录古建---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