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2017-10-20 22:09:04)
标签:

网然映像

原创摄影

魏国公

九代八太师

莆田玉湖陈

分类: 网然映像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陈俊卿墓,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常太村。始建于宋淳熙八年(1186),明代重修,建国后毁于开荒造田,后依旧制重修。坐北朝南,三合土与砖、石混合构筑,平面呈“风”字形,前有五级墓坪,沿用宋代墓碑,保存明代墓碑。墓碑分两竖刻着“宋左丞相魏国正献陈公之墓”字样。陈俊卿为南宋绍兴年间进士,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看完李富墓驱车折返回常太镇常太村寻访陈俊卿墓。前几年曾专程来寻访常太镇的这两座名人墓,当时寻访未果。不过已将陈俊卿墓大致方位问清楚了。只是墓葬是较难寻访的一个类别,真还不确定当天能寻访到。按之前问路印象,找到县道边一处土路进入一农场,之前就是问路农场中一户人家确认的方位。想再次问路确认路线,遗憾的是,当天这户人家没人在家,只好在附近停好车。步行开始寻找,雨后的农场道路泥泞,鞋踩得都是粘粘的黄土,裤子也被两边草叶水珠打湿。不过,虽说走了点弯路最后还是找到。墓位于东圳水库边,县道一个转弯处下去很近,当然,农场中的这户人家是很好一个寻找标杆。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关于陈俊卿:  
  陈俊卿(1113~1186年),字应求,莆田县白湖(今城厢区城南乡阔口村)人。宋政和三年(1113年)生。
  宋绍兴八年(1138年),入京应试,高中榜眼及第,授泉州观察推官。时秦桧当权,他不愿依附秦桧,因此被压抑多年。秦桧死后,他才被召入京任秘书省校书郎,迁殿中侍御史。
  陈俊卿为谏官,直言敢谏,认为:“人主以兼听为美,人臣以不欺为忠”。对于“骄恣不省事”、“冤陷无辜”、“秉政无状”的官吏,敢于奏请朝廷,一一罢黜;对于被诬陷、遭贬谪的忠臣良将,则极力辩诬,疏请起用。由于他敢于弹劾佞臣,勤于扶匡朝政,高宗称他为“仁者之勇”,升他为兵部侍郎。
  时金兵进军淮水,企图占据淮东等地。受命整顿浙西水军,在胶西(今山东胶县)打了胜仗。金主完颜亮死,完颜雍新立,要求重修旧好,朝臣多附和议,其独认为“宜先正名”,“名正则国威强,岁币可省”。所谓“正名”就是矫正宋朝向金奉表称臣、贡岁币的丧权之议。又提出选将、练兵、屯田、减租的政策,增强国力,以振国威。
  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立,上《为国之要》疏,指出治理国家必须“用人、赏功、罚罪”,孝宗赏识之,迁中书舍人,又命为江淮宣抚判官兼代理建康府事。是年冬,他回京条陈十事,深得孝宗的嘉许,改任礼部侍郎兼参赞军事。时张浚举兵北伐,兵败苻离,张浚上书自劾,他也上疏请罪,以宝文阁待制知泉州,改提举太平兴国宫。
  乾道元年(1165年),孝宗召其还京,任吏部侍郎兼侍读,同修国史;不久出知建宁府;翌年诏还,升吏部尚书,迁同知枢密院事,劾曾觌、龙大渊“怙旧恩,窃威福”,奏罢二人的官。乾道三年(1167年),任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
  乾道四年(1168年)十月,制授陈俊卿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他使用人才不求资历,唯贤是用,所任用的官吏“皆一时之选”。“遇牧守自远方来,必问以时政得失”。次年,他荐举四川宣抚使虞允文任宰相,孝宗以允文为右仆射,陈俊卿为左仆射。但渐渐地与允文政见不合。
  乾道六年(1170年),虞允文主张与金通和,遣使到金国将徽、钦二帝的灵柩迎归陵寝,陈俊卿不赞成,但孝宗支持允文。陈俊卿乃请求外任,以观文殿大学士帅福州。临行前劝孝宗“远佞亲贤、修政攘敌,泛使不可轻遣”。但孝宗还是泛派使者,召还曾觌,朝政日见紊乱。
  陈俊卿到福州不久,进银青光禄大夫,改提举临安洞霄宫。淳熙二年(1175年),再知福州。淳熙四年(1177年),除特进,仍提举洞霄宫,翌年(1178年)起,判建康府,任江南东路安抚使兼行宫留守。孝宗召对,陈俊卿奏说:“向士大夫奔觌、渊之门才十之一、二,尚畏人知,今则公然趋附已七、八,不复顾忌矣。人才进出由私门,非朝廷美事。”
  陈俊卿在建康任职,“为政宽简,罢无名之赋”,深受民众爱戴。孝宗手谕除少保,仍判建康府。
  淳熙八年(1181年),陈俊卿八次上章告老,诏封申国公。次年,以少傅致仕,加封福国公。淳熙十三年(1186年)加少师,进封魏国公。同年十一月卒,终年73岁。赠太师,谥正献。
  
 

走过的其它名人墓:

                【莆田印象】李富墓

                【广州印象】清真先贤古墓(宛葛素墓)

                【广州印象】伍廷芳墓、伍朝枢墓

                【莆田印象】林旻墓

                【莆田印象】陈经邦墓

                【莆田印象】蔡京墓

                【莆田印象】萧妃墓

                【莆田印象】黄岸墓

                【莆田印象】郑樵墓

                【连江风光】陈第墓

                【莆田印象】埔坪陈氏墓(陈谠墓)

                【平潭风光】江继芸墓

                【龙岩风光】李氏入闽始祖:李火德墓

                【莆田印象】朱慧虚墓

                【深圳风光】黄默堂墓

                【莆田印象】三一教主:林兆恩墓

                【闽侯风光】林祥谦墓

                【连江风光】宝溪尚书墓(吴文华墓)

                【连江风光】溪东丞相墓(郑昭先墓)

                【连江风光】林森藏骨塔

                【晋安风光】朱熹爱徒:黄干墓

                【南平风光】理学宗师:李侗墓

                【福州印象】近代海军名将:萨镇冰墓  

                【福州印象】船政之父:沈葆桢墓

                【福州印象】抗倭名将:张经墓         

                【晋安风光】译坛泰斗:林纾墓

                【晋安风光】闽王王审知墓

                【晋安风光】林尔康墓:一段尘封的闽台联姻佳话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昆明印象】西山:聂耳墓

                【昆明印象】西山:柏西文墓

                【泉州印象】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印象】施琅墓:闽南地区最大的清代墓制

                【闽侯风光】义存祖师墓

                【长乐风光】陈修园墓

                【厦门风光】陈化成墓

                【行摄仓山】严复墓

                【福州印象】林则徐墓

                【莆田印象】蔡襄墓

                【上海印象】鲁迅墓

                【上海印象】宋庆龄墓

                【蚌埠风光】汤和墓

                【上海印象】徐光启墓

                【合肥印象】包公墓

                【闽侯风光】寻访李纲墓


 

新浪微博与微信号,欢迎关注:

      

    新浪微博: @网然的微博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微信公众号:wlan333

【莆田印象】陈俊卿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