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2014-03-03 19:47:59)
标签:

网然映像

原创摄影

莆田印象

陆秀夫衣冠冢

旅游

分类: 网然映像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陆秀夫衣冠冢,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象山村嵩山寺旁。始建于宋末,冢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坐西向东,现仅存一神道碑,高1.19米,宽0.56米,碑身苔痕斑剥,上刻“宋檀越陆公墓道”。据载:南宋末年,元军占领都城临安后,时任南宋丞相陆秀夫与张世杰一起护卫宋帝经兴化军莆田和仙游,后辗转至广东。祥兴二年(1279年),宋军在崖山战败,陆秀夫背幼帝投海殉国。陆秀夫在仙游枫亭的小妾蔡荔娘携子陆钊避于嵩山,并以陆秀夫生前衣冠招魂以葬,建衣冠冢于其生前兵马驻扎过的嵩山东坡榕树林下。陆秀夫为南宋末代丞相,其在崖山海战中“负帝投海”标志着南宋的灭亡。

    寻访“嵩山寺仙姑妈祖殿”遇上的第二个意外发现就是“陆秀夫衣冠冢”,陆秀夫是一位历史书上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正是他“负帝投海”之举,让南宋汉人王朝的灭亡残存着最后的一丝悲壮!“陆秀夫衣冠冢”为省保“嵩山寺仙姑妈祖殿”的附属文物。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莆田印象】陆秀夫衣冠冢
 

关于陆秀夫:

陆秀夫1237年-1279年),君实,楚州盐城(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政治家,和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宋宝祐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沦陷,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和陈宜中、张世杰以及杨妃等人带着宋度宗的两个儿子7岁的益王赵昰和4岁的广王赵昺开始流亡之路。同年益王赵昰在福州被拥立为帝,定年号“景炎”,是为宋端宗。端宗任命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坚持抗元。景炎三年(1278年),端宗死,得年10岁,陆秀夫与张世杰共同拥立宋端宗异母弟七岁的广王赵昺为皇帝,定年号“祥兴”,端宗生母杨太后垂帘听政。赵昺即位后,封陆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同辅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朝张弘范大军大举进攻崖山的赵昺流亡朝廷,崖山海战中,宋军全军覆灭。陆秀夫不愿做元军俘虏,先逼迫自己的妻子投海自尽,接着劝説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祐皇帝的覆辙。接着将赵昺的玉玺栓在赵昺身上,接着背起年仅八岁的幼帝赵昺跳海而死,“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自此,南宋灭亡。

 

 

走过的其它名人墓:

                【昆明印象】西山:聂耳墓

                【昆明印象】西山:柏西文墓

                【泉州印象】伊斯兰教圣墓

                【泉州印象】施琅墓:闽南地区最大的清代墓制

                【闽侯风光】义存祖师墓

                【长乐风光】陈修园墓

                【厦门风光】陈化成墓

                【行摄仓山】严复墓

                【福州印象】林则徐墓

                【莆田印象】蔡襄墓

                【上海印象】鲁迅墓

                【上海印象】宋庆龄墓

                【蚌埠风光】汤和墓

                【上海印象】徐光启墓

                【合肥印象】包公墓

                【闽侯风光】寻访李纲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