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现代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要求
(2014-12-23 15:31:47)
标签:
转载 |
在工程管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及在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工程管理者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不仅应包括一般工程师的素质,还要有管理者的素质,还应符合工程管理的特殊要求。
工程管理所要求的综合素质由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三方面构成(见图9-2)。在其中能力比知识重要,而职业道德比能力更重要。
本专业培养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于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的设置有决定作用。
一、知识
他应能够对所从事的工程迅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把握技术和实施过程逻辑上的联系。他的技术技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但又不能是纯技术专家,他最重要的是对工程开发过程和工程技术系统的机理有成熟的理解,能预见问题,能事先估计到工程各种需要。
现在工程管理专业一般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
2.掌握管理方面的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以管理学为基础,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辅以运筹学、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
3.掌握经济学方面的知识。经济方面的知识以经济学为基础,以工程估价和工程经济学为核心知识,辅以金融与保险知识、统计学等知识。
这些知识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总的说,工程管理者需要综合性的广博的知识面,必须具备宽厚的知识基础。
二、能力
首先工程管理者要将上述知识转化为能力,即应具有应用上述这些知识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工程技术问题的处理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工程估价能力、工程经济分析能力、对工程法律和合同的运用和管理能力等。
此外还应该具备如下能力:
1.应具有战略管理能力,应能对全局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理解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与全局、与战略的关系,对全局和战略的影响和贡献。
2.他必须对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包括实施技术过程和管理过程)十分熟悉,有成熟的判断能力、思维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他应思维敏捷,有洞察力,在工程中能够追寻目标和跟踪目标;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抓住关键问题,从容地处理紧急情况。
3.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能胜任小组领导工作,知人善任,敢于和善于授权;具有很强的沟通能力,激励能力和处理人事关系的能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善于人际交往;善于管理矛盾与解决冲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服能力。
在建设工程中工程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有领导技巧,以及对组织结构、组织界面、职能结构和团队建设的全面把握。
4.在国际工程中,需要工程管理者有应用外语的能力。
5.由于工程是常新的,所以他又必须具有应变能力和灵活性。他的领导风格应有可变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程和不同的工程组织。
6.综合能力。他应能对整个工程系统作出全面观察,具有系统思维和决策能力。
7.应用现代高科技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解决工程和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工程管理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道德及职业道德
《辞海》对道德的定义为:“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来评价和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道德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客观方面指一定的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表现为道德关系、道德理想、道德标准、道德规范;主观方面指人的道德实践,包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等。”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二)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建设工程管理活动的人们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也是一定的社会对工程管理工作者和工程管理活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社会职业道德体系中运用于工程管理职业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于工程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工程管理职业的特殊性,工程管理者需要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
1.工程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影响,工程有重大的使命。只有从业人员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才能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获得成功的工程。
2.只有工程管理者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才能赢得社会对工程管理者的充分信任,才能放手委托任务,才能充分发挥工程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工程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才能最终提高工程管理效率。
3.工程管理者为工程提供的是咨询、管理方面的服务,而工程都是一次性的、常新的,他的工作很难用数量来定义,工作绩效很难评价和衡量。在很大程度上靠他的职业道德、自觉性和积极性工作。
4.社会化的工程管理存在矛盾性。
(三)工程管理职业道德的要求
职业道德只有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才能形成和体现出来。
1.敬业。敬业是对工程管理者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要求。敬业精神最能体现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它反映的是工程管理者与自己所从事的工程管理工作的关系,它贯穿在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工程管理者只有具备敬业精神,才可能以满腔的热忱主动积极工作,全心全意地管理工程;才能在职业岗位上高度自觉地刻苦钻研、开拓创新,扩大业绩。
(1)热爱自己的专业、职业和工作岗位。工程管理者应对自己的职业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应认识到工程管理是一个十分高尚的职业,要有尊严感和荣誉感,高度的事业心和成就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工程管理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为了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样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建造一个好的工程,就是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将在自己的历史上留下一个丰碑!这样才会以自己的职业为荣,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较强责任心和进取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2)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精益求精。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实现职业的社会价值,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3)有创新精神。由于工程是一次性的,工程管理工作是常新的工作,富于挑战性,所以工程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具有创新精神,务实的态度,勇于挑战,勇于决策,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并努力追求工作的完美,追求高的目标,不安于现状,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健全的人格。如果他不努力,不积极,定较低的目标,作十分保守的计划,则不会有成功的工程。
(4)将用户利益放到第一位,不谋私利,能承担艰苦的工作,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地管理好工程。
(5)有坚强的意志,能自律,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2.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工程管理者在工作中应诚实可靠,心怀坦荡,讲究信用,言行一致,正直,办事公正,公平,实事求是,应以没有偏见的方式工作,正确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公平公正地对待各方利益。
3.他的行为应以工程的使命、总目标和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追求工程的整体效益,努力争取获得前面所描述的成功的工程。工程管理者应有工程全生命期的理念,不仅将用户利益放到第一位,而且注重工程的社会贡献和历史作用。在工程中注重社会的公德,保证社会利益,严守法律和规章。
4.具有合作精神。工程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其他人员的团结协作。要构建一个好的工程管理团队,大家都要有团队精神。具体体现在:
(1)工程管理团队的所有成员应对目标有共识,大家都知道工程的重要性,每个成员都追求整个工程的成功,从一开始就激发每个成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有合理的分工和合作。大家有不同的角色分配,对完成任务有明确的承诺,组织成员接受项目的各种约束,在工作中形成合力。
(3)能够与他人共事,能够公开、公正、公平地处理事务。
(4)组织有高度的凝聚力,能使大家积极地参与。成员之间互相信任。
(5)所有成员全身心投入工程管理团队工作中。
(6)在组织中经常进行沟通,团队中有民主气氛。
5.具有很高的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全局的观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工程是多企业的合作,持续时间很长,使用大量的社会资源。它是超越于企业,超越时空的。工程管理必须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不仅要实现企业目标--利润;而且要使用户满意;为整个社会作出贡献,担负起社会责任和对整个人类的责任。保护生态环境,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历史负责。
所以工程管理者首先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有历史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