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显威,低碳给力,罗湖纯粹高端住区诱因浮现!
5月10日,发布一条主题为“去前海发财,来罗湖生活”的微博,没想到转发、评论迅即超过百条,令一兵大感意外。被“边缘化”困扰了多年的罗湖,为何能吸引众多博友关注并参与讨论?罗湖真的踏上回归深圳特区主流热点区域之路?
■■居罗湖十年,生态最美好!
虽住在罗湖10年之久,但一兵还是不敢自称“老罗湖”,也不敢奢谈“罗湖情节”,毕竟,30余年的罗湖承载了太多深圳特区辉煌,忙碌的一兵未及一一细细品味,太多的消费场所没能涉足、丰富多彩的夜场生活无暇体验。论及对罗湖的偏爱,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他迁别区正是因为这种感觉醉人。
这几天,头脑里反复搜寻着罗湖过往寄存于此的记忆,也搜索了一些相关介绍,整理了这些年撰写的事关罗湖的新旧文章,碎片式的信息过于繁杂,很难对罗湖做出精准的定位。但是,有一条主线其实正在逐渐形成且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罗湖的生态环境和低碳发展之路!
虽说2500亿元进行城市更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的宏大设想会令人血脉贲张,但总觉得这些东西趋向共性,福田、南山,甚至宝安、龙岗、盐田等区也可以有与之匹敌的口号和策略,未来也会有持之以恒的庞大投入,但究其个性化差异化因素,罗湖的生态环境确实是其它行政区难以望其项背的。
■■一半是山水,一半是城市!
先来看看罗湖的地理及自然环境,梧桐山、仙湖、东湖扛鼎山水资源,外有求水山、布心山、鸡公山、凤仪山、银湖山围拥,内有洪湖、翠竹、围岭、人民公园等多个以山体、水体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暗藏;再加上毗邻香港的绵长分界线上,不是米铺田野近乎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就是上水、粉岭的原始山地,共同构成“一半是山水,一半是都市”的生态景观型城区优美环境。相比之下,福田、南山虽也有局部区域较为出色,但整体看却是逊色不少。
据悉,罗湖正在精心打造“一横一纵”两条生态轴线,45%的森林覆盖率、65.5%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全力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高产低耗,全市翘楚!
再来看看产业与环境的关系。
就在舆论普遍“边缘化”罗湖之际,罗湖却在潜心城市功能转型,谋求二次腾飞,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在朝着高产低耗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的工作效果显著。比如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为88.8%、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实现连续3年持续上升。另外,罗湖的万元GDP电耗为353.3千瓦时,万元GDP水耗为11.4立方米,均比往年有所下降,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0,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均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罗湖的第三产业比重超过90%,以金融、物流、专门专业、创意设计为主的高端服务业比重超过半壁江山,显现出城市功能全面蜕变的良性循环,表现出源源不断的喜人活力。
■■成熟,生态,积淀,纯粹高端人居城区!
如果这些只能算是过往成绩,无法让人预知未来的话,那么,我们再看看今年1月份发布的《深圳市罗湖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其指导思想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最高纲领,以和谐社会、宜居环境建设为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为突破,运用生态保护理念、循环经济理念、低碳发展理念,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高度融合。通过环境保护“五大”行动、低碳发展“四大”行动、宜居建设“三大”行动,改善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宜居环境,培育生态文化,走循环经济、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通篇充斥着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之责,为罗湖打造纯粹高端居住区提供了政策保护。
这份《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在高位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核心竞争力,通过环境保护“五大”行动、低碳发展“四大”行动、宜居建设“三大”行动,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和生态良性循环,将罗湖区打造为成熟城区低碳发展的典范、成熟城区宜居建设的典范和成熟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典范。《规划》中对“三四五”的详细阐述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山青、水清、天蓝、云白、静谧的美好蓝图!
不认真解读这份《规划》,对罗湖的未来将缺乏想象。随着6大片区产业升级加速,斥资2500亿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这处生态环境非常宜居的城区,同时拥有全市最强的生活配套,繁华程度堪比香港油尖旺。以【合正容悦府】、【德宏天下】、华润湖贝改造、深业黄贝岭改造、益田木头龙改造项目、中信怡景项目等一批大型项目陆续入市,积淀了深圳30余年辉煌成就的罗湖,1/4建成区将旧貌换新颜,纯粹高端居住区已经呼之欲出!



注:本帖子由作者发表于新浪乐居论坛.
原文链接:生态显威,低碳给力,罗湖纯粹高端住区诱因浮现!
■■居罗湖十年,生态最美好!
■■一半是山水,一半是城市!
■■高产低耗,全市翘楚!
■■成熟,生态,积淀,纯粹高端人居城区!



注:本帖子由作者发表于新浪乐居论坛.
原文链接:生态显威,低碳给力,罗湖纯粹高端住区诱因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