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深圳高价合理正名?!
最近的深圳楼市颇有看头!
表现一,宏观调控政策走向渐入佳境,针对炒家的实质性手段陆续出台;
表现二,二手房交易速度明显放缓,部分区域交易量甚至下降约50%;
表现三,在政策高压之下,部分炒家开始表现出急躁情绪和惧怕心理,房源挂出几日后若无人问津会主动降价。
这与05、06年同阶段状况极其相似,楼市进入观望期,似有价值回归的征兆。
不过,同时也有强硬信息表明,楼价上涨仍然会是长期趋势。如万科东莞拿地风波折射出的“准寡头”心态,就很有代表意义;降息减税没能撼动股市向牛格局。
一兵认为较理想的发展局面是,价格慢慢涨上去,涨幅快速降下来。只有这样的楼市,才能确保健康,才能随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持久下去。
剖析[金地]冰火迷局
然而,楼市目前暴露出的价格暴涨问题,其根源绝不仅仅是炒家作祟。目前政府所做的一切貌似轰轰烈烈,但观其效,也仅仅是让楼价高涨的“幕后推手”稍息而已。至于机制引起的深层次问题、供应矛盾、结构失衡等等,则不是一时半刻,也不是能靠地方政府的几纸通令和痕迹明显的形式主义所能解决的。
金地集团在东莞竞地现场败阵“闹事”,深圳方面立刻在其梅垅镇2期新组团公开发售时,吆喝一帮媒体“见证”其“公正、公开、公平”的选房秩序,让失意东莞“伤心欲绝”的金地集团当一回没有证书的“响应政府号召的标杆”,似有抚慰之意。这可不是任何开发企业、在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得到的礼遇。
剥开笼罩在深圳楼市表面的迷雾,不难发现,影响深圳楼市长期走势的力量仍然维持既有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梅垅镇2期新组团据说销售不理想,就有人认为其定价偏高,由此得出结论:深圳目前的楼价水平是“炒”出来的,而不是市场真实需求的合理解释。
后海湾填海区有资格正名吗?
看来,深圳目前的高楼价是否合理,梅垅镇并不能完全论证,还需要时间和更多楼盘销售表现做进一步检验。如果有人认为这种价格水平是合理的话,就必须要有人有盘有片区站出来为这种合理性正名!
纵览深圳楼市,近两年的多数热点片区和几乎所有的楼盘,都被炒客骚扰甚至轮奸过,干干净净的难觅一二。
而尚没有被炒客染指的片区,唯有状若处子的后海湾填海区。虽然其早已进入炒客意淫的视野。
后海湾填海区是深圳特区楼市的最后一块“净土”,规划蓝图很美。根据“生态型的、现代的、极具特色的城市海滨居住区”的规划原则,政府将其定位为“延续蛇口独特风情的、代表深圳门户形象的现代滨海生活区”,而赋予其的规划目标是“深圳市沿海旅游发展带与居住生活组团的转换区……既要承担重要的滨海休闲功能,又要承担为RBD及西部通道口岸进行生活配套的功能;从西部通道进入深圳的角度看,它正是深圳重要的门户区……从蛇口工业区及蛇口镇的角度看,它是其生活区向东的延伸部分,应该继承和发扬蛇口的城市特色,延续蛇口宜人的城市空间脉络及格局。”
在这个可建设总建筑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住宅的高规划起点的纯净之地,遵照0.5,2.0,3.5-3.8,4.0的梯度开发强度控制原则,可以想象的是,这里将建成为交通系统发达、空间形态优化、建筑尺度合理、市政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而率先启动的[卓越.维港]项目正是紧邻0.5市政配套的2.0容积率项目。
对于这块处于混沌楼市中的“净土”,假设政府能进一步规范市场,有效抑制炒客入市的话,在未来3-5年,深圳市民的自住需求将在这里得到正常释放,该片区楼价才有望成为深圳楼价水平的合理解释。这才最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