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灾避难的五大原理

(2012-03-02 09:22:14)
标签:

命理

风水

避灾

化解

星座

分类: 命理探奇

      http://s14/middle/4401987eh7905a5f5a3bd&690

 

      有许多网友想知道如果自己的命理中有这样那样的灾劫应该如何改变,其实一个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灾小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也是我们成长的财富,不过既然有网友来问,我们就总结了一些解灾避难的技术上的方法。
  第一原理:意识原理。所谓意识,就是有灾之人必须有强烈的解灾意识,必须要积极配合,积极行动才能解灾功。
  举例来说:某人非常的贫穷,但他贫穷的根源却是好吃懒做,如果此人没有强烈的发财欲望,或虽有强烈的发财欲望但又不思改变,不思进取,那么无论什么解灾调理办法都将无法改变他贫穷的面貌;又如某人生病卧床,但却拒绝吃任何药,拒绝采用任何医疗手段,那么这个人的病又怎么能治愈呢?所以说,意识原理是解灾成功的基础。
  第二原理:时间原理。所谓时间原理,就是指错过灾难发生的时间,利用这种方法来解灾。举例来说,如果我们预测出某次航班客机要出事,那么我们就不在那个时间乘坐那架飞机出行,就可免去大难临头之险。
  第三原理:地点原理。所谓地点原理,也就是方位原理,就是指不去灾难发生之地而化解灾难的方法。举例来说,格鲁吉亚和俄罗斯正在发生战争,我们如不去这些地区,就不会有遭到战争损害的危险,而如果正好去了,就有遭受战争损害的可能。
  第四原理:外力辅助原理。就是指利用外界力量来化解灾难的方法。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被巨石压住了脚,自己一个人又抬不起这块巨石,这时如果有他人帮忙,就可抽出脚来化解了这个被巨石压住脚的灾难。在灾难化解技术中,外力是灾难能否化解的关键。
  解灾技术中所用的外力,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通过调理环境风水,改变生存的能量场态来解灾,在外力解灾技术中,这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解灾技术。比如生活在潮湿阴气重的地方肯定不利身体,就应该改变住所的环境。 


         2,通过吃药和特定的食物来平衡自身的内部能量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离不了大鱼大肉,人体普遍处于微酸性的状态,这不利于平衡人体内的酸碱度,人体的最佳状态是偏碱,这就是说要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质低的要补充豆类和奶、鱼,维生素少的要补充相应的蔬果,诸如此类。
  3,通过利用各种色彩来平衡自身五行能量场。这无非是家居的用色以及穿着的色彩。       
  4,通过气功修炼、锻炼身体来调整自身的五行能量场。炼气功是很好的健身之法,包括打太极、练书法等等都有修身养性,调理内在能量的功能。
  5,通过姓名改换而迫使别人对自己发出有利的能量场。这一点现在似乎很盛行,经常有学生一年换三个名字的事情。
  6,通过做好事来改变周围人群的信息场,使这个场有利于自己生存。
  7,通过信教,做法事,皈依等来沟通神秘能量场。这也是一种修身养性,但如果功利心太重,反而适得其反。
  8,通过“放生”的方法,来沟通自己与大自然某个特定能量场的联系,以利于平衡自身五行
  9,通过“六亲”关系的调理,来改变自己的能量场,使之趋于平衡。六亲关系就是卦中自己与他人的利害关系。
  利用外力辅助原理来解灾,可根据风水预测原理、八卦、六爻预测原理来组合采用上述各法(其中“3 5 6 7 8 9”六种方法见效很慢且效果不甚理想。)
  在预测准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解灾的五大原理”来制定方案就一定能取得逢灾必化的效果(正常死亡和灾难已到晚期者除外。)
  第五原理:能量转化原理。
  我们知道,“灾难”是一种异常的能量,“解灾”就是把这种异常能量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掉,只不过这种转化方式较为缓和而已。比如说“破财”,其本质是钱财从手中流出去,而钱财从手中流出去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有被偷,被抢,被骗,有丢失,损坏,治病开支,喜庆开支,借给别人,捐献等等,有“善破”和“恶破”的别,根据“能量转化原理”,我们可以采取“主动破财”的方式来化解破财之灾,即可以通过主动把钱财借给可靠的朋友或主动捐献出去,或购买固定资产,提前搞喜庆开支等方式来把恶破变成善破。再如,血光之灾,其本质是流失血液,而流失血液的方式又有义务献血,受伤流血,血液病坏血等的区别,根据能量转化原理,如果测出某时有血光之灾,我们就可以提前去献血,这样就可以化去血光之灾了。由此可知,能量转化原理是最直接最本质效果最好的化解方式,也是最实用最容易实现的方式。
  这些方法只是我们的一些小建议,大家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待与运用。

 

     咨询QQ:250725689
         该文为清雅居士原创博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