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传【一】
标签:
江西散文诗亮书堂散文诗熊亮文化 |
八大山人传【一】
黄苗子
一、“没毛驴,初生兔”"--“山人”出世
念过古文《滕王阁序》的人,都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的南昌故郡,是江西的省会。这个地方襟江带湖,风景如画,真乃锦绣的河山、人间的福地。历来出过不少风流人物、民族贤豪,这且不表。单说在明朝年间,南昌也说得上东西繁盛之地。水陆畅通,四方辐辏,虽则自明武宗正德十四年间,宁王朱宸濠在这里兴兵反对朝廷,经过一番鏖战,但乱平之后直到明朝末年,还是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原来,自从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子宁王朱权在这里封藩受土,经过二三百年,南昌城里,在宁王派下,已有10个王府。那“十王”是:临川王、宜春王、新昌王、信丰王、瑞昌王、乐安王、石城王、弋阳王、钟陵王、建安王。那10个府第,权势赫赫,车马喧阗,说不尽的美景良辰,繁华热闹。城里的人,还记得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建安王府里官封镇国将军的那位主人,曾邀来十三郡名流大会于府中,为的是欣赏王府戏班女优们新串的一出《绣襦记》。主宾最赏识的是生角顺妹、旦角金凤,她们都善唱海盐腔。而小旦彩鸾,尤有花枝颤颤之态。那十四五名女优,歌板舞衫,缠绵宛转,确是不凡。演至夜深,斗转河斜,满座二十余人皆露醉灯前……
从这件流传下来的事迹中,300年前南昌一郡的洪武子孙,过的是什么日子,也就可见一斑了。
熊亮散文诗梅湖的雨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fy0HtMsicw5g5cubjmdmQARh4xZ9Z3J1dc3C35vctHibs68yfhSpoT6y15RH9wFy2QPNEylicWvTbg9icmyxg0C6FQ/640?wx_fmt=jpeg&watermark=1&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1
可是,这些珠歌翠舞、纸醉金迷的朱明贵族,在当年老百姓和正人君子的心目中,实在是不受欢迎的人物。南昌南面的赣州府,当时出了一位姓魏名禧的文士,他那本后人传诵的《魏叔子集》,提到这些贵族们,就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明季天下宗室几百万,所在横暴奸瓶。穷困不自赖,为非恣犯法,而南昌宁藩支子孙尤甚。崇祯末,诸宗强猾者辄结凶党数十,人各为群,白昼捉人子弟于市,或剥取人衣,或相率讦讼,破其产。行人不敢过其中巷,百姓相命曰“鏖神”!
古往今来数不清的大小“鏖神”都已经身败名裂,落得个臭名千古。明朝这些享有极权的宗室贵人,绝大多数都是游于好闲、不劳而食的寄生虫,平日刮尽了老百姓的脂膏汗血,奢侈淫纵,无恶不作,说起来也就叫人唾恨。只如嘉靖年间,封藩洛阳的伊王朱典栎,夺占民舍来给自己盖了一所像皇官一样的房子,强抢民间女子700余人,关在宫中淫乐。到了万历时,福王朱常泃赐田占4万顷之多。还在洛阳夺民田,营宫室,占人妇女。潞王朱翊镠在北京时,王店王庄遍城内外,藩地的田地也多至4万顷。天启七年(1627),皇帝赐给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庄田各3万顷。远平公主、宁国公主的赐田也有万顷。这些掠自农民的土地,就仅仅为了供他们少数人享乐,世上哪有长久的理由。到了崇祯末年,这些朱家子孙的下场也可说是报应不爽咧!
闲话少说,单提那十王府中弋阳王那一支,虽则也是权豪之家,但在万历、天启以后,却也出了几位文人。那弋阳王原是朱权的儿子惠王磐斌之后,惠王的儿子莫堆始封弋阳王,由朱权传至七世奉国将军朱多怔,表字贞吉,一号瀑泉,乃是一位自命风流的人物,写得一手好书法,原来学的米元章一路,却杂以古字,自成一体,所作山水,恰恰是大米(元章)小米(元晖)的家法。朱贞吉不但山水、花鸟、人物传神都能画,临摹古画,更是擅长。生平喜爱游历,因为不愿人知他是个宗室身份,出游之时,有时自称姓来,名相如,或则改号澹游子。所著《倦游诗》若干卷,曾为当时东南名士王元美、王百谷等所称道。儿子谋珲、谋鹋也都大有父风,谋挥变姓名为来鲲,字子鱼,亦有诗文书画之能,出游三湘吴越。曾因看了名僧野雪与国手吴嗣仙对弈,写过“分先未许争先手,戒杀何堪露杀机。跳出刀山投铁网,与师一笑解重围”的名句,留下了棋坛佳话。当日写《玉茗堂四梦》的大戏剧家汤显祖,还给来子鱼的诗集作过序文。这瀑泉父子的奇行逸闻,已颇为明季文人所传道了。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fy0HtMsicw5g5cubjmdmQARh4xZ9Z3J1dRoT5dgMPQUual5Xtia3nEQoDs8z1mYAHyuPPJibXMzYAhjHoWuu9Wzow/640?wx_fmt=jpeg&watermark=1&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2
公元1624年,正当明天启四年十月二十三日丑时,弋阳府里的镇国中尉朱谋鹣,生下了一个娃娃。如果寻常百姓人家生下孩子,该是欢天喜地,首先给他起个名儿。可是明朝这些宗室子孙,添了娃娃,叫他阿猫阿狗,都不能由父母擅作主张。原来按照皇廷祖训,那朱明宗室的子孙,婚姻嫁娶,生子取名,都得报由礼部奏请皇上核准。这孩子也生得不巧,恰恰自万历至崇祯这几十年来,礼部大臣敲诈不遂,把天下宗室的请婚乞名案件,一律积压不办,这一来不打紧,害得那些王子王孙,有的发白还是独身,有的到死还没个名字,朱谋鹋生下这个孩子也就在这尴尬情况下定不了名字来。可巧这个孩子生有异相,长得一双大耳朵。江西俗话叫人耳朵作“介”,“耷子”这个小名便被人叫开了。也有人说,江西人“驴”字写作“耷”,孩子长相像头小驴儿,所以从小就叫“驴”,长大了自己也称“驴”“驴汉”“驴屋”,就是这个原因。究竟如何,做书的也无法去断这场公案了。
按照祖宗家法,这些朱明的王孙公子一出世就享有受封食禄之权。按辈分祖父是郡王,父亲是镇国、奉国或辅国将军,儿子就是中尉这个世职。这朱耷是个辅国中尉,规定每年食禄也有白米300石。可是朱明皇室,穷年累月,奢侈无度,连年国用不给,加上崇祯皇帝登基以来五谷歉收,这些王孙禄米,有时也有名无实,拖欠不清。魏叔子的文章中所谓“穷困不白赖”,也正是风雨飘摇中朱明宗室的普遍情况。朱有一家当时的景况如何,今虽未得其详,但料想这些王族的小支小派,也不会十分富裕的。要知道崇祯年间,全国宗室中的镇国、辅国、泰国巾尉,共有8956人,我们算一算他们的禄米开销,就大得惊人,朝廷已是强弩之末,白顾不暇,又哪里顾得到这些远房支派的日粮呢!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fy0HtMsicw5g5cubjmdmQARh4xZ9Z3J1dpibO4AFXaZuicMDXBibRgYnIaTibscE7RvzDdS81oRlhemy2IOhepPbEPQ/640?wx_fmt=jpeg&watermark=1&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3大约到了十几岁,朱耷才领到朝廷发下一个怪名,叫作“统鐢”。原来太祖高皇帝当年给江西儿孙定下了20个字排行,那20个字是“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朱耷的行派是“谋”字辈下的“统”字。又按明室规矩,名字中的第二个字的偏旁,必须带着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字样,朱耷命名的第二个字“菳”,林下从“金”,正是这个缘由。明朝晚年,朝纲腐败已极,大小事情非钱不行,穷宗室贿赂不到的,礼部便给他一个极难认识的名字,好让他爷娘也叫不出来。可笑这桩没头没脑事儿,不特苦了朱耷的爹娘,还害得做书的为他翻遍了康熙字典,也都找不出这个字儿的读法咧!
熊亮散文诗新作速递:中秋的抒情诗
江西的《朱氏八支宗谱》,上面载着“统鏊,号彭祖,别号八大山人”。这位原名朱统鐢,奶名朱耷的辅国中尉,原来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八大山人。
那弋阳王府原在南昌城里通仙坊毛家桥,自从宸濠作乱,弋阳府第也殃及池鱼,一把火给烧掉了,弋阳一支便搬到东城新第居住。八大山人自小就以公子王孙身份,住在府中,朝夕受他爹娘教养。父亲谋鹣,乃是朱多姃的第四子,字太冲,号鹿洞,一号痴仙,
【回眸】熊亮散文诗:梅湖的雨下了四百年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fy0HtMsicw5iaKlQWJUJyDyAKgVDibSlXKyz2jjZtAzGB23dLFxkl3GxS7ic9BehYrnuUNbmib742ZHlCKHKlt0pNfw/640?wx_fmt=jpeg&watermark=1&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4
多维视角下的月色长歌——剖析熊亮中秋主题散文诗新作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fy0HtMsicw5iaKlQWJUJyDyAKgVDibSlXKyUWqbib8iaRUt5Dcf8cQrKkTCuFJyYHHVHrBmPzj2u9jchODKz4klOfWA/640?wx_fmt=jpeg&watermark=1&tp=webp&wxfrom=5&wx_lazy=1#imgIndex=5
后一篇:我与孺子书房韩鑫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