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塞上老表陶瑞珍:一纸墨香寄旧情

(2025-10-05 11:03:08)
标签:

江西散文诗

亮书堂

散文诗熊亮

文化

塞上老表陶瑞珍:一纸墨香寄旧情

熊亮2025年10月5日

七载时光未淡情谊,2025年10月5日,我与“塞上老表”陶瑞珍女士重拾微信联系,2018年7月的大西北之行记忆瞬间鲜活。彼时,我以江西散文诗人的身份赴宁夏石嘴山,参与“宁夏文学现象——塞上散文诗专题研讨会”采风,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这位民间工艺大师。

陶瑞珍1962年生于宁夏石嘴山,身份里藏着一段文化渊源——她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第十九世孙。这份与江西的联结,让我这个南昌来客得以自然地与她攀作“老表”。在潮湖村她那处幽静庭院中,家谱清晰勾勒出陶氏迁徙轨迹:南宋时第四代孙陶炽于南京为官,明初一支迁至兰州,后辗转扎根石嘴山,字里行间满是岁月沉淀的故事。

她的庭院是名副其实的葫芦天地。作为宁夏葫芦刻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陶瑞珍身兼中国妇女手工协会会员、石嘴山市民间协会副会长等多职。2013年,她牵头成立葫芦种植专业合作社,带着30余户村民把葫芦种植与烙画工艺做成产业,年产值达50多万元。更难得的是,她心中始终有份长远规划——打造陶葫芦特色乡村旅游景点,让这门传统手艺在文旅融合中绽放新光彩。

小院里的展厅,更是陶氏家风的生动载体。爷爷创作的“福禄寿喜”葫芦精品、父亲用篆体书写的陶渊明《归园田居》、女儿手抄的父亲遗作译文、孙女剪出的梅兰竹菊,四代人的匠心接力,皆延续着先祖“淡泊名利、归隐悠然”的陶氏情怀。至今仍记得,当年离别时她对江西父老的热忱寄语:“欢迎来塞上看贺兰山风景,探讨民间工艺美术发展。”

多年不见,旧日情谊依旧浓厚。今日,我特意将自己书写的《洛神赋》主题书法长卷快递予她,愿以这一纸墨香,遥寄这份跨越地域与时光的“老表”之谊,也为那段难忘的大西北文化之旅,添上一抹温暖而厚重的注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