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企业观察 |
国美事件的推理
所以陈晓后来提出的“鱼死网不破”可以说是“去黄化”的一个极端化的延伸,意思是不管黄的将来怎么样,国美都一样可以发展的很好。但随着政府对黄事件的处理并没有搞株连化和扩大化,国际金融危机告一段落,国美经营形势逐步稳定,陈晓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居功自傲”了,而黄家则从保全的最低要求上有了更高的期待了。陈的心思还在代理国政渡过危机到舍我其谁雄霸天下的思路上盘算着,而黄家则已经在谋划还我河山、收复失地的步骤了。而且在周年股东大会上以出其不意之势否决董事会对贝恩三名董事的提名,这让尚在完成中兴重任志得意满的陈晓团队不但感觉震惊,而且也感觉是羞辱。所以又出人意料的以董事会的权力通过了任命,双方矛盾正式激化,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以前一个始终想不通的问题是原黄光裕部下为什么会背叛黄光裕,现在来看一个合理的解释的是,那些部下不认为邹晓春和黄妹能代表黄光裕,或者说会感觉委屈:我们帮你度过了危机,为什么要让另外的人来摘果子?
所以,贝恩、陈晓、管理团队是在国美危机中结下“战斗友谊”的,黄家最初的打击对象也广泛指向三方,但逐渐改变策略,“擒贼擒王”,把目标对准陈晓个人,只要赶走陈晓,其他方面的矛盾就可以逐步解决。
那所谓业绩、战略、外资控制的分歧反而都只是一个维护各自立场的工具,一个有意思的变化可以佐证这并不是分歧的主因:比如黄原来主张是扩张为主的,而陈主张精耕细作,但现在陈说要大力扩张开店,因为要扩张才能证明引入资本的必要性,黄方反而认为资金没有必要了。
所以透过双方各自主张的复杂表象,真正的原因在于:黄在危机情况下托孤,陈当真了,黄在危机过后想收权,陈和其团队想不通为什么我们不能代表你?而要另托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