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公司治理机制管理家族

(2009-12-20 20:31:22)
标签:

财经

分类: 管理见解

 用公司治理机制管理家族

  

——对话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研究员秦合舫

 

  《中国经营报》:许多内地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香港同行,渴望汲取对方在处理继承问题上的经验。从李锦记的案例中,你觉得哪些做法对内地的家族企业最有借鉴意义?

  秦合舫:家族企业在成立之初和企业壮大后,一般容易出现两种错误选择:一是维持企业的家族化治理和管理,但由于对外来资源的封闭,导致企业无法实现更大规模的提升,发展陷入停滞;二是在没有合理的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盲目引入外部经理人,导致企业在产权、管理决策权、利益分配等方面的纷争,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被掏空,最终同样使企业走向混乱或衰落。

  李锦记家族委员会的做法实际上属于一种公司治理机制,把公司事务和家务完全分开,这样既保持了家族对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又为社会资源的进入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为企业的规模扩张提供了组织和人力保障。

  《中国经营报》:李锦记利用家族委员会这个平台,用“思利及人”的价值观来协调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利益及决策分歧,这种方法能复制到其他企业吗?毕竟在利益面前人很难把持住自己。

  秦合舫:有这样一个价值观对协调分歧很有好处,因为所谓可以成为传承的宪法的东西,需要深入到每个家族成员的基本价值基因中,如果一个人不遵守,他就会受到大家的反对。不过,这仍然需要核心人物本身有非常强的人格魅力和领导才能,因为争论的焦点可能并不是为自己争利,而是对公司发展方式判断上的不同。

  《中国经营报》:非李锦记家族成员很难看到完整版本的家族宪法,事实上,这部宪法也仍然在不断的补充和完善中。在你看来,家族宪法的内容需要哪些关键条款才能发挥效用?

  秦合舫:如果让家族宪法长期有效,还要在具体实施上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如何选拔精英?假设某一个家族成员违背了族规,该如何平衡规则和亲情?如果遇到了比较重大的业务上的调整,假如成员在取向上不一致,最终怎么裁决?还有就是公司治理上是家族治理,但管理上是外部精英管理,这个权力如何划分?这些关键节点才是最能考验这个机制是否有效的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