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情是对“产消合一”的最佳诠释

(2007-05-16 23:40:17)
分类: 管理见解
 

爱情是对“产消合一”的最佳诠释

 

产消合一,这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新著《财富的革命》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未来的经济结构中,很大一部分将是“产消合一”的,他所列举的最典型的“产消合一”的例子就是银行用自动取款机取代柜台业务,消费者用自我服务来满足自己的消费。

 

在我感觉,这应该还不叫产消合一,而更应该说是交易边界的变动,但是这个案例中,在形成一种新的交易方式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体的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总体而言,在任何一个交易活动中,都存在一定的消费者自我劳动,比如到餐馆吃饭,即使服务员给你提供了非常周到的服务,你总是还要自己吃吧?这个交易边界也可以前推,比如消费者自己去取,甚至自己烹饪,也可以后推,比如送上门,甚至喂食。这都不应该说是产消合一。

 

我理解真正的产消合一,应该是生产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或者颠倒过来说,消费的过程就是生产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具有这样的特征呢?最典型的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爱你,就是我的生活”,这是痴情男女信誓旦旦的预言,但并不虚假,因为爱一个人的“劳动”过程,确实能够给人带来享受(消费),也就是说,生产的过程本身就是消费,产消合一。

 

按这个思路去想,这是不是生活中的特例呢?非也,我们其实可以发现生活中大量的产消合一的活动。

 

首先,每一项活动的付出和效用都不是单一的,或单方向的,客观上,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可消费的价值,反过来,每一个消费过程都伴随着某些价值的生产。“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即使你无心,别人却有意,每个人的每个消费活动都同时在生产着一些东西。

 

这样来说,产消合一就无处不在了,关键是怎么形成商业模式。我们每天在网上消费资讯,同时生产了注意力,集中起来就有了广告价值。我们写博客是自己的一种乐趣,是消费,但同时生产出了信息产品。这样来看,所谓的WEB2.0,实际上就是如何形成一种产消合一的模式。

 

其实还不只是这样,比如办公室是一个工作的地方,但同时也可以变成一个消费交际乐趣的场所,甚至包括办公室恋情,要不怎么会有“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家务劳动是生产过程,但同时也在锻炼身体,厂商们是否可以设计这样一种家庭用品呢?让人在完成家务劳动的同时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选超市你一定会选择最近的那家吗?未必,比如有的人就跑大老远去买东西,因为捎带着就完成了散步活动。或者有人喜欢到一个比较远的超市,是因为在购物的同时还可以看到美女。

 

 不需要再一一列举,换一种思路,我们可以发现,原来我们就工作生活在“产消合一”的世界,只是没有去深入挖掘这里面的价值而已。

 

 “一路上有你,再苦也愿意”,老板可能都喜欢这样的员工,只是“爱”在哪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