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联想撤出美国市场的可能
继2006年年初联想宣布在全球裁减1000名员工以降低成本之后,最近联想再一次宣布在全球裁减1400个工作岗位。从报道看,裁减的重点是原来位于美国的一些后台支持岗位,表明联想从结构分布上开始向自己的核心周边集中。收购IBM之初,联想设置了美国和中国两个中心,目的上有希望维持IBM
PC原有格局的企图。但从收购之后两年时间的运营结果看,尽管联想也付出了艰苦努力,通过降价等措施努力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但总体上IBM原有的市场正在日渐萎缩。
美国市场对新联想来说又尤其艰难,一方面,美国市场在IBM的业务中占据比较重的比重,联想必须重视,另一方面,美国市场又是戴尔、惠普、苹果、GATEWAY等主要电脑商的根据地,利用IBM电脑易主之机,通过各种手段扩充自己的地盘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包括动用政府关系等措施。所以联想在美国市场大幅度降价,有不得已的因素,但即使这样,联想的美国市场仍然难有起色,处于持续下滑之中。
另一重难题在于美国市场的整体销售增长处于下降之中,而原IBM所擅长的行业高端客户市场又尤其严重。联想希望用交易型模式开辟新的渠道,同样有不得已的因素。但这又是原IBM的经营团队所不擅长的。
收购IBM电脑之后,电脑销售重心向个人消费领域转移的趋势,应该在联想的意料之外,这导致IBM的运营体系变得更加不适应,也使得原来的收购价值出现跌价。陆续的裁员和调整,说明联想买的是IBM
电脑业务一个完整的机器,现在却只能拆散了当零件用。
现在联想主要以国内市场的稳定要支撑全球市场和供应链的调整,可以说是处于“金鸡独立”状态,但如果国外市场回复到健康营运状态的时间太长,支撑腿也会变得酸楚,导致身体的整体摇摆,出现财务困难,从这个角度看,联想现在把美国和其他地方的一些业务环节向国内转移,一方面是减低成本,另一方面也在预防不测,万一出现财务困境的时候,可能会舍车保帅,从已经陷入严重亏损的市场撤出,比如美国市场。避免拖累经营状况尚好的国内核心根据地一起沉没。
联想要做的主要是打好奥运牌,现在的布局调整很大程度上也在为打好奥运翻身仗做准备。
从现在的竞争格局看,如果不考虑面子或者收缩带来的心理影响,适当的战略收缩对联想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