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2015-08-29 15:36:55)
标签:

时评

教育

分类: 杂感--杂而无文

            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初次看到这句话,我的内心便受到震撼,因为按他的意思,没有思考,这辈子算白活了。

作为一个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思考,当然是指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探索和对真理的追寻。我作为凡夫俗子,不能从哲学的高度去思考这些问题,但对于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人世间,对于这个社会,还是会有所思考,希望有一个明白真切的认识。我不想做一世糊涂人,更不想做脑子被别人跑马的可怜人。否则,这一辈子就真的白活了。

人世间真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的大舞台。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单位,每一个阶层,都在这个舞台上表演。毫无疑问,大家总是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这一点很正常,没有谁会把自己的优点藏着掖着,却把自己的丑陋一面主动展示给众人。这就难免其中有不真实的表演,本该演出的内容根本就没有编排,偶尔有一点也立即给你删去,整天让你看的,就是美好的一面,正人君子,莺歌燕舞,喜剧、歌剧,偶尔有点滑稽剧,让你在欣喜中感动中上当受骗。

正是因为如此,生而为人,我们面对的假象确实太多,我们的困惑也确实太多。我们的经历和见识有局限,我们听到的各类话语真假难辨,我们看到的各类现象扑朔迷离,这些都制约着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要想从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寻求真知,寻求真理,只有独立思考一途,除此别无他法。

思考,就要置疑,就要求证,就要辨析。这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单位、一个阶层的表演,不能一看就相信,就感动,就赞扬,而要心有所疑,想一想其真实的程度,想一想背后的东西,想一想他或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目的究竟是什么。举个例子吧,比如一个官员,在公开场合大谈主义、信仰、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你绝不能因此就说他是一个好官。如果有条件的话,你还应该了解一下,他有几套房子,妻子儿女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干什么,他对金钱和女人的兴趣有多大,他的人品好不好,在上司面前表现如何,他处理问题时是否为群众着想,他的政绩观是怎样的,他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在他治理下老百姓有没有尊严,有没有恐惧感,有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如果在这几个问题上得到满意的答卷,那么对这个官员就尽可相信,尽可放心,就可以给予赞扬和敬仰,否则就只能加重怀疑,或者给予差评,至少,可以保持沉默。

如果没有条件去了解上述问题,那就只能存疑,只能等待,让时间来告诉你真相,绝不能一听好话漂亮话就感动得热泪盈眶,以为遇上了好官清官正经官,恨不得喊爹叫娘,给他磕头作揖。

对官员如此,对其他的人和事亦然,只不过置疑的内容有所不同而已。

不是怀疑一切,不是漠视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更不是冷血动物,而是事实教训了我们,现实教育了我们,不置疑就会轻信,就会被忽悠,就会被利用,结果是给个人带来痛苦,大家都不置疑就会给社会带来麻烦,带来灾难。

我从学生时代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周边的各色人等,听其言而信其行;对书本,对报纸,对电视,也是百分之百地相信。随着年齿渐长,阅历渐深,慢慢发现有些不对劲,现实常与我们开玩笑,亲眼看到的,与以前信仰和信任的,经常不能相符。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的中国人的“瞒和骗”,于是开始凡事留一个心眼,遇人持一份谨慎,经过自己审慎的观察和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特别是退休后,这种独立观察和思考已成习惯,并且渐趋成熟,甚至自以为达到了“一眼就能看透”的境界。其好处,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我们不再受骗了”。

我认识的一位老先生,八十多岁了,是个好人,一生正直,一生勤劳,也爱好学习,爱好写作,但就是迂腐、糊涂,思想陈旧保守,思维方式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丝毫变化,现在说起话来还是上世纪506070年代的语言,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变化都没有觉察,更没有醒悟。我在尊敬他的同时,偶尔会有点失敬的想法:老人家怎么至今不会独立思考,他这辈子过得值不值?

毕竟,来人世走一遭,对自己和自己路过的这个世间,总要有一个明明白白的认识。

郑板桥先生感叹“难得糊涂”,表明了他的清醒,心如明镜,无法对邪恶势力视而不见,对百姓疾苦无动于衷。虽然与之相随的可能是苦闷、孤独、彷徨,但我认为清醒一世绝对好过糊涂一生,从这一点上说,我会一直思考下去,直至我的生命的终结。

 

                                                                                     2015.8.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