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人系列言论之一:想做好人就有希望

(2007-12-21 17:36:56)
标签:

人文/历史

河南商报

崔全功

分类: 时评--匹夫微音
好人系列言论之一: 
 
想做好人就有希望

 

    河南郑州市的出租车司机崔全功撞伤一位老太太后,把她扔在荒郊,过了一天半终于向警方投案。他说:“跑了,我觉得自己再也不是好人了。” (《河南商报》2007年12月21日)

    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一种人性的善,也看到了人性的希望。我最感兴趣的是崔全功的心理活动,是人性的善怎样战胜人性的恶。可以肯定,崔全功一直是把自己当作好人的,而且想做永远的好人。可是,当他开车撞人后,思想上出现了激烈的斗争: 送老人到医院,肯定要赔一笔钱;跑掉则有可能逃脱责任。此时,人性恶的一面占了上风,于是选择了逃避。当他把老人丢到野外后,人性善的一面又开始发挥作用。他意识到这样一来自己就成了一个坏人,于是立即感到不安,甚至产生一种恐惧感。开出去两三百米,他再也受不了了,把车往路边一停,趴在方向盘上号啕大哭,回到家里也无缘无故对老婆孩子发脾气,直到第二天去交警大队投案。

    分析崔全功的心理过程,我觉得他面对突发事件,虽然一时迷糊,但做一个好人的愿望最后激发了他善的一面,促使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这里,良心作为做人的底线发挥作用,并救了他,也成全了他。现在,他仍然算得上是一个好人。

    我们知道,当下社会风气很有些问题,做坏事的人出得不少,道德滑坡现象比较严重。但是,中国的传统历来是推崇好人谴责恶人的,“人之初,性本善”,几千年善良淳朴的民风延续至今,中国人的良知并没有泯灭,去年一个湖南农民“千里背尸”的故事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演绎到了极致。每听到一个助人为乐的新闻,人们总会说:“还是好人多啊!”这表明社会风气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做好人还是大受追捧、大受赞扬的。这种主流风尚的影响力不可低估,不是吗,崔全功在突发事件中,已经做了坏事,但社会良心还是把他拉了回来,让他继续站在了好人的阵营里。

    想做好人,一个人就有希望;想做好人的人多了, 一个民族也就大有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