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2007-09-11 22:18:02)
标签:

艺术赏析

江陵县

郝穴镇

江陵文学

分类: 文学--安顿心灵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老家的朋友寄来一本文学刊物《江陵文学》,还有一份《江陵书画报》,都是创刊号,刚出版的。

    打开杂志和报纸,仿佛闻到了老家的乡土气息。里面的作者,我认识的不少,有我的老朋友,有我读中学时的同学,有我教过的学生,还有几位虽然没怎么接触,但我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能从家乡的报刊上看到那么多故人的作品,自是有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

    我的老家江陵县郝穴镇,现在是县政府的所在地。虽然新修的马路和楼房给她增添了不少的现代色彩,但我的记忆中更多的是以前那个内河环绕、青石板铺路的江北古镇。由于离楚国故都仅数十公里,受楚文化的浸润,这里地灵人杰,民风纯朴,孕育了丰厚的民间文化,涌现了不少闻名一方的作家、诗人、书法家和画家。我最敬重的诗人傅云波老先生,是我的好友傅硕彰的父亲。老人家生于清末,“幼小聆庭训”,熟读四书五经,古文功底深厚,所写格律诗,对仗工整,气韵生动,意境幽深,气势沉雄,堪比老杜,我敢说国内少有匹敌者。我年轻时曾抄下他的若干诗篇,有的至今能背诵出来。新诗方面,我所熟悉的有少壮派黎军阶,70年代就写诗,出了诗集,还送了我一本。从刚创刊的《江陵文学》上可以看到,他写作至今,吟唱至今,依然激情不减当年。小说方面,赵义勇先生算是一个佼佼者,他与我的妻子是老同事,70年代就喜欢写作,如今更上一层楼,玩起了长篇小说,佩服,佩服。

    书法方面,我的老家可以说名人迭出,代有传人。老中医汤仙遇老先生,楷书秀美,行草兼佳,名声远播,影从者如云。晚年双目失明,八十大寿时盲书一个“勤”字,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当时我还将这一书作拿去刊登在《荆州晚报》上。老先生次子、我的好友汤立中,师承乃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书且画,书法炉火纯青,国画别具风味。此外,我所熟悉的苟同德、李章达,还有我的高中同学陈和平,皆一代书法俊彦,人人握金山之玉,家家抱灵蛇之珠。绘画方面,则有李际星、冯金刚,都是高手。我与他们并无交往,但他们在镇上的名气我还是知道的。

    朋友让我给《江陵文学》和《江陵书画报》提点意见,还要写点文学作品,我哪里敢承担呢?我年青时虽然爱好文学,也写过诗、小说什么的,但没能成气候。后来投身新闻界,二十多年间,“焚膏油以继晷”,为人作嫁,疏于文学久矣,更无论书画焉。于文学,于书画,皆一门外汉,提得出什么中肯的意见,写得出什么像样的文学作品?我现在能做的,只是在我的博客上推介家乡,推介家乡的文人墨客和他们的佳构,让我的网友们知道,在荆楚故地,在长江北岸,有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这里有一批纯文学的坚守者,有一批中国书画的传承者。

    在外混饭挺艰难的,在博客上玩儿也不容易,有了老家给我撑面子,凭着这“虎威”,网友们对我老王应该刮目相看了吧?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国画 :山水  汤立中 作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国画:角端镇水     汤立中 作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苟同德 书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水粉画:郝穴古大桥   冯金刚 作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陈和平 书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中国书画报>>创刊词  汤立中 撰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王淦祥 书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董太成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江陵书画报>>第二版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江陵书画报>>第三版

 

 

老家寄来文学刊物

 

<<江陵书画报>>第四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