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君子难防小人

(2006-07-03 18:32:01)
分类: 闲话

近日,和我同住一栋楼的同事家被一伙小偷撬门入室光顾了一下。好家伙,还是开着别克来的,感情现在做小偷也改善工作条件,与时俱进了。幸亏被对面一栋楼里的退休老太太及时发现,喊了人来抓小偷,才使损失不至于太大。总共只丢了一千来块现金,手机、数码相机等贵重物件都已被整理到了门口的餐桌上却来不及拿走,小偷受惊吓仓促逃走时倒还贡献了一大包作案工具在她家。

案发后,同事后悔不迭,说早想换掉那扇房产公司配的简易防盗门了,却因为先生总是懒得行动,结果真被偷了。都怪先生太懒,现在只能自认倒霉,直羡慕我家早在新居装修时就有先见之明换了门。殊不知同是那一天,还是那伙小偷,早在她家之前就已经让一扇和我家一样据说有着天地保险锁的防盗门洞开了。

其实门和锁的防御功能,一向只是防君子难防小人的。对于那些以偷盗为职业的小人来说,门与锁都只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我曾在半年内被连续偷走两辆全新自行车,第一辆上了一把锁,停在府庙门口不到一小时便全无踪影,后来买新车时配了两把锁,照样在浙北大厦门口那些警察的眼皮底下不翼而飞。原来小偷偷车不是蛮干死撬的,他用的是专用工具,只要他看中了,就象自家的车一样开了锁便走,没人能够发现异样。

世界上的锁虽多,但无非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有形的是大家看得见摸得到被装在各种各样的门上的,诸如机械锁、电子锁等等,无形的是大家看不见摸不着却装在人们心里的,诸如文明、道德、法律等等。当然这些锁也只是对于正人君子才有用,而对于小人来说,无论有形或者无形的锁,再多再结实也是被视若无物的。

想必在古时候,因为人古大概人心也就比较古,因而只用些“仁、义、礼、智、信”之类无形的锁便有用了,以致也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到了今天,人心也随着世界的日新月异而自然不古了,所以约束人的法制越来越健全了,防盗的锁越来越结实了,倒却天天要提心吊胆或者草木皆兵地防患于未然了。

其实现实生活中,无形的锁是无所不在的。十字路口,对面那盏红灯便是锁,脚下那根白线便是锁,君子看到了,所以停下等待,小人视而不见,所以一冲而过;夫妇之间,一纸婚书便是锁,一张婚床便是锁,君子看到了,所以忠诚配偶,小人视而不见,所以婚外再恋;商海之中,公平交易便是锁,童叟无欺便是锁,君子看到了,所以诚实守信,小人视而不见,所以坑蒙拐骗;官场之上,规章制度便是锁,法律法规便是锁,君子看到了,所以清正廉洁,小人视而不见,所以贪赃枉法。

孟子曰:人性善。荀子则唱反调:人性恶。但他们对君子和小人的定义是大致相同的:"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按恣睢,而达礼义者为小人。"或者更简单地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自古以来,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是在于他们懂得时时用存于心中的无形的锁来自律,因此有形的锁于他们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是在于人家明明将有形的锁摆在他面前也置之不理,因此有形的锁于他们也根本是无用的。

其实,有形的锁必须基于对无形的锁的认同才可以生效。因此,被偷与否和锁的多少及结实程度无关,但是肯定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水平、法制意识有关。再伸展开去就是,一切社会丑恶现象的存在与否、及其存在程度都是与那些无形的锁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有关。所以,君子主政,国泰民安;小人当道,天怒人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