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话 |
二月丫头,一个脸蛋实在说不上怎么漂亮的无名女孩,竟以一对豪乳、一条壕(此地通“豪”)沟的优势在新浪锐论坛的热炒下,仅用短短半个月时间便如这个季节的映山红花一样红遍网络,迅速成为又一个所谓的“网络红人”。如此迅猛的窜红速度也许够资格被专门命名为“丫头速度”。
“每一个网络红人,一但离开了网络,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从之前的网络红人现状可以看出来,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她们?真的到了现实生活中,她们也不一定得到大众的认同。这只是一个娱乐,有人愿意秀,有网络愿意炒作,有网友愿意看,娱乐就好。”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南京晨报》记者。 (引自陈墨《网络红人,一样也可以永远红下去!》一文)
据力棒二月丫头的资深网络知名人士陈墨说:“看到这段话我笑了。”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当陈墨笑话那位专家的时候,我却也开始笑了。我笑的是陈墨好歹也混网那么多年,竟然还不明白网络红人总是逃不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宿命。
陈墨说:“有时候网络红人确实只是红在网络,但也不是铁律。不要只看到流氓燕、不要只看到芙蓉姐姐、不要只看到二月丫头……因为还有代言广告的天仙mm、网络走红的歌手香香和刀狼、还有写博客的徐静蕾、还有能打网络嘴仗韩寒,这些其实都是网络红人! ”(引用同上)。看了这一段,我还是忍不住要笑。因为陈墨想用这段话来证明“网络红人”也可以继续红在现实里,实在太没有说服力了。
让我们看看,其中最红、也红得最久并且正继续红着的应该算是徐静蕾吧。然而她可以划入因网络而红的“网络红人”么?谁都明白老徐的红是依靠她在电影界的不断奋斗而累积的实力而红的。没有在电影界的巨大成就和影响力,谁敢保证她的博客点击能够超过二千万?而且我敢保证N年后,被人们记住的将一定是在电影界的老徐决而不会是博客里的老徐。
至于刀郎之类完全依靠网络红起来的人,恰好正如这位专家所言“从之前的网络红人现状可以看出来,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她们?”应该说刀郎算是其中最具实力的曾经“网络红人”,当初刚从网络走进现实时,也算红了一段时间,满大街的出租车都播放过他的歌,但是现在再出去看看,还有多少人在听刀郎的歌?如果陈墨还不以为然,那么为什么不例举出哪怕一个曾经的“网络红人”目前还继续如当初在网络那般红着呢?至少从陈墨文章里例举的人物来看,他们没有一个是可以为他证明“网络红人也可以继续红在现实里”这一理论的。所以我说陈墨这一段话实在没有说服力。
那么,为什么完全依靠网络红起来的“网络红人”总是无法在现实里长期走红呢?这是完全由于网络这块育人土壤的性质来决定的。
网络非凡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决定了网络的夸张性。一只老鼠如果爬上网络,只要它胆敢秀,只要网络愿意炒,那么不过三天两天,将老鼠炒成老虎也是易如反掌的事。而且炒得越快越凶越容易成功。因为炒得越是快越是凶,广大网民越是还来及看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但在那全世界都说“那是一头老虎”的排山倒海般声音里,便自然已经认了帐了,想当然地确信“那就是一头老虎”。于是一只在现实里本该人人喊打的老鼠却借助网络一夜间摇身而变成千人追万人捧的老虎了。“网络红人”的神话也就这样随之诞生了。
而网络的另一个特性就是信息更新巨快。网络如果不能快速的推陈出新,便不足于吸引人气。这一特点势必决定了网络就是一个“从来只见新人笑,哪里听得旧人哭”的喜新厌旧之地,所以网络中根本不会存在永远的“网络红人”。被炒成老虎的,今天是一只老鼠,明天就已经换成一只猫了,到了后天也许又是一只狗了。就如陈墨说:“2个月后,我们会给喜欢网络红人娱乐的网友更多惊喜——下一个网络红人节目正在《真我论坛》紧张策划中,那个网络新红人——2006年丫头之后走红的女孩将有更多美丽更多内涵更多作品更多故事,”那么,两个月后的二月丫头,在网络中是否还有她的一席之地呢?以此类推下去,一个又一个创造了神话的“网络红人”,最终还是从现实中来,又必须回到现实中去。而一旦回到现实,老鼠当然仍将是老鼠,猫仍将是猫,狗自然还是狗,哪里还能红多久呢?人家在街头看到他们时,最多还说一声“看,那只老鼠曾经在网络上做过老虎,那时威风得紧。”
当然同样不能否认的是,网络中自然也是有着真正的老虎的,只是真正的老虎们更愿意依靠自己的实力到现实里去做现实中的红人,他们往往不需要或者不屑于从网络开始发迹。因为他们深知“一切速成的东西,往往也是速朽的”。
且不谈二月丫头是鼠是猫还是真正的虎,陈墨说二月丫头成名并不是靠脱,而是靠她激扬的文字和思想。但明白人都知道,在网络这样藏龙卧虎的地方中,二月丫头还远没到可以据此而一夜间红遍网络的水平。如果她不露那一对豪乳、一条壕沟,网络不这么加以热炒,二月丫头要想仅凭现有的文字和思想水平在半个月内红遍网络无异于痴人说梦。
好在陈墨自己也承认“我支持二月丫头,有受乳沟效应的影响”。只希望混网已久的陈墨先生不会因为“一乳障目”,便看不清网络及“网络红人”的本质和规律。“至于二月丫头能红多久”,他让“专家们与其预测不如闭嘴”,那么,我请陈墨也不如一起“沉默”。或许大家拭目以待,才是最好的检验办法。
“这只是一个娱乐,有人愿意秀,有网络愿意炒作,有网友愿意看,娱乐就好。”专家的这句话真是经典的很,最妙是我和陈墨也都认同。
“每一个网络红人,一但离开了网络,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从之前的网络红人现状可以看出来,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她们?真的到了现实生活中,她们也不一定得到大众的认同。这只是一个娱乐,有人愿意秀,有网络愿意炒作,有网友愿意看,娱乐就好。”一位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南京晨报》记者。 (引自陈墨《网络红人,一样也可以永远红下去!》一文)
据力棒二月丫头的资深网络知名人士陈墨说:“看到这段话我笑了。”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当陈墨笑话那位专家的时候,我却也开始笑了。我笑的是陈墨好歹也混网那么多年,竟然还不明白网络红人总是逃不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宿命。
陈墨说:“有时候网络红人确实只是红在网络,但也不是铁律。不要只看到流氓燕、不要只看到芙蓉姐姐、不要只看到二月丫头……因为还有代言广告的天仙mm、网络走红的歌手香香和刀狼、还有写博客的徐静蕾、还有能打网络嘴仗韩寒,这些其实都是网络红人! ”(引用同上)。看了这一段,我还是忍不住要笑。因为陈墨想用这段话来证明“网络红人”也可以继续红在现实里,实在太没有说服力了。
让我们看看,其中最红、也红得最久并且正继续红着的应该算是徐静蕾吧。然而她可以划入因网络而红的“网络红人”么?谁都明白老徐的红是依靠她在电影界的不断奋斗而累积的实力而红的。没有在电影界的巨大成就和影响力,谁敢保证她的博客点击能够超过二千万?而且我敢保证N年后,被人们记住的将一定是在电影界的老徐决而不会是博客里的老徐。
至于刀郎之类完全依靠网络红起来的人,恰好正如这位专家所言“从之前的网络红人现状可以看出来,现在还有几个人记得她们?”应该说刀郎算是其中最具实力的曾经“网络红人”,当初刚从网络走进现实时,也算红了一段时间,满大街的出租车都播放过他的歌,但是现在再出去看看,还有多少人在听刀郎的歌?如果陈墨还不以为然,那么为什么不例举出哪怕一个曾经的“网络红人”目前还继续如当初在网络那般红着呢?至少从陈墨文章里例举的人物来看,他们没有一个是可以为他证明“网络红人也可以继续红在现实里”这一理论的。所以我说陈墨这一段话实在没有说服力。
那么,为什么完全依靠网络红起来的“网络红人”总是无法在现实里长期走红呢?这是完全由于网络这块育人土壤的性质来决定的。
网络非凡的传播速度与广度,决定了网络的夸张性。一只老鼠如果爬上网络,只要它胆敢秀,只要网络愿意炒,那么不过三天两天,将老鼠炒成老虎也是易如反掌的事。而且炒得越快越凶越容易成功。因为炒得越是快越是凶,广大网民越是还来及看清楚究竟是什么东西,但在那全世界都说“那是一头老虎”的排山倒海般声音里,便自然已经认了帐了,想当然地确信“那就是一头老虎”。于是一只在现实里本该人人喊打的老鼠却借助网络一夜间摇身而变成千人追万人捧的老虎了。“网络红人”的神话也就这样随之诞生了。
而网络的另一个特性就是信息更新巨快。网络如果不能快速的推陈出新,便不足于吸引人气。这一特点势必决定了网络就是一个“从来只见新人笑,哪里听得旧人哭”的喜新厌旧之地,所以网络中根本不会存在永远的“网络红人”。被炒成老虎的,今天是一只老鼠,明天就已经换成一只猫了,到了后天也许又是一只狗了。就如陈墨说:“2个月后,我们会给喜欢网络红人娱乐的网友更多惊喜——下一个网络红人节目正在《真我论坛》紧张策划中,那个网络新红人——2006年丫头之后走红的女孩将有更多美丽更多内涵更多作品更多故事,”那么,两个月后的二月丫头,在网络中是否还有她的一席之地呢?以此类推下去,一个又一个创造了神话的“网络红人”,最终还是从现实中来,又必须回到现实中去。而一旦回到现实,老鼠当然仍将是老鼠,猫仍将是猫,狗自然还是狗,哪里还能红多久呢?人家在街头看到他们时,最多还说一声“看,那只老鼠曾经在网络上做过老虎,那时威风得紧。”
当然同样不能否认的是,网络中自然也是有着真正的老虎的,只是真正的老虎们更愿意依靠自己的实力到现实里去做现实中的红人,他们往往不需要或者不屑于从网络开始发迹。因为他们深知“一切速成的东西,往往也是速朽的”。
且不谈二月丫头是鼠是猫还是真正的虎,陈墨说二月丫头成名并不是靠脱,而是靠她激扬的文字和思想。但明白人都知道,在网络这样藏龙卧虎的地方中,二月丫头还远没到可以据此而一夜间红遍网络的水平。如果她不露那一对豪乳、一条壕沟,网络不这么加以热炒,二月丫头要想仅凭现有的文字和思想水平在半个月内红遍网络无异于痴人说梦。
好在陈墨自己也承认“我支持二月丫头,有受乳沟效应的影响”。只希望混网已久的陈墨先生不会因为“一乳障目”,便看不清网络及“网络红人”的本质和规律。“至于二月丫头能红多久”,他让“专家们与其预测不如闭嘴”,那么,我请陈墨也不如一起“沉默”。或许大家拭目以待,才是最好的检验办法。
“这只是一个娱乐,有人愿意秀,有网络愿意炒作,有网友愿意看,娱乐就好。”专家的这句话真是经典的很,最妙是我和陈墨也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