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4的一则日记

(2015-01-26 11:49:31)

冷一点也是种独立姿态,有利于创造。热情有时不可避免使人滑入庸常。

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我,我的自私与高尚都是天真的表现。读者,他们也许从来不知道我爱着他们。我为什么爱他们呢,因为我在想象他们心中也有对爱的渴望。

作家与现实的关系紧张,这是余华说的么。他大约还说,美好的事物在远处,丑恶离人更近,人类无法承受太多真实。他是读过许多书的作家,一个得道的作家。他真切误解了世界与人的内心,自以为是的有理。我喜欢他这样,但我做不到这样。

大约是福克纳说过,排拆道德判断力的真理是作家的真理,作家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揭露,他向人们展示高尚、优雅、真实的美。(可能余华又说)理解事物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他们的敏悦,有道理,仅仅是有道理,从“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思考,一个作家尤其要敢于怀疑,尽可能地不要确定自己不能够确定的。虚伪的写作害人害己。

这世界上人类所创造的理论体系,都会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被解构。当下的文学,有多少作家在向人们展示高尚、优雅、真实的美?有多少作家同情的目光,悲悯的心是有力量的?如果他有力,用什么样的文字体现那种悲悯的力量?他的力量又来自哪里?我们的生活是如此模糊,我们的时代正在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生活的强大与丰富超过了死板的想象,生活的压力让从事文学这一行业显得力不从心,困难重重。种种因素制约了作家的产生与作家的艺术世界的形成。

诗人海子游走了许多地方,有了他的语言,可惜二十五岁便走了。我读他的诗的时候觉着,作家可以从海子的诗中学习小说,那种自然而立体的,跳跃的思绪,正是许多作家小说中所缺少的那种透明与诗性。

作家韩少功居住于乡下,他试图逃避什么,或清楚什么?他的作品,相对简洁。作家余华、张炜、莫言,他们的作品与韩少功相比,又是另有天地。余华敏锐灵光,张炜大气含混,莫言厚重有趣。

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生活》是中国作家平原型创作的代表作品,好,人物写活了,语言简单透明,有可读性的故事,比较完整,也有生活背景,写出了城市小市民的生存与命运。不能苛求更好。我希望超越,这是我的不现实?理解和清楚再加一点幻想,类似于飞翔。

我认为70代的作家是可以创作出优秀,超越前辈们的文学作品的。伟大的作家将会在不声不响完成佳作。

无法制止文化市场的混乱。当文学批评家们只把眼光盯在成名作家的时,我们如何能对文化市场更加有信心些?正在成长的一批青年作家,渴望成功,期待批评家关注,期待市场的认可。这是恶性的期待。写作像表演,如果缺乏冷静,就演不好。写作是修炼,爱热闹成不了大气。我时常对自己说,写自己的吧,别的不要管。

早成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一切艺术领域中的领军人物,都有其被时代生活和自己协迫的无奈。在成长和前进的过程中,反省是必要的。

这时代的爱情,也像及了文学的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他说
后一篇:好玩的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