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马尔克斯致敬

标签:
文化 |
徐 东
今天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与世长辞。我在地球的另一端,从微信中得到这个消息。
我有十几位文友通过微信,表达了对这位天才作家的敬意。我也转发了两条,一条是《马尔克斯写给读者的告别信》,一条是他的一个短篇,《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
获得诺贝尔奖的莫言先生其创作深受马尔克斯的影响,当年他读到《百年孤独》之后觉得太棒了,激动得不忍心看完。马尔克斯影响了中国一批作家,他通过《霍乱时期的爱情》和《百年孤独》享誉世界,广泛地活在了读者心中。
《百年孤独》这部长篇,我在西藏当兵时看过,当时十九岁,当时可能是译本粗糙,也有可能未对胃口,总之未能看下去。多年后我在《青年文学》杂志社当编辑时,作家赵大河老师向我推荐我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他说,这本书太好了,它让你认识什么是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幸福的、贫穷的、高尚的、庸俗的、粗暴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羞怯的……故事围绕着阿里萨对费尔米娜半个世纪的爱恋。阿里萨苦苦追求过费尔米娜,由于门第悬殊以及两个人之间的误会,费尔米娜嫁给了当地一位受人敬仰的医生,婚后五十多年一直平静地生活着。阿里萨得知费尔米娜结婚后痛苦不已,他决定守候在费尔米娜的身边,希望有一天,费尔米娜的先生亡故,她成为寡妇后他就可以重新追求她。有了这个目标的他决定终身不娶。在漫长的五十多年中,他有了金钱和社会地位。虽然没有结过婚,阿里萨在五十多年中却有过622个情人。他经历一个女人就会记录下来,并把费尔米娜假想成倾诉的对象。费尔米娜的丈夫终于过世,阿里萨开始重新追求他心目中“戴着王冠的仙女”,他对她说:“我始终为你保留处子之身。”
二十九岁时,我在《长篇小说选刊》做编辑,有机会重读《百年孤独》,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这位作家。马尔克斯通过这部长篇,创造出一个梦境般的世界,我感到这部像魔镜一般书的可以照见每位读的内心世界。小说一开始就提到面临死亡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他父亲带着他去见识冰。冰,一个特别好的意象,一个特别棒的开头,后来那样的开篇方式,几乎影响了中国所有的作家。马尔克斯借助吉卜赛人墨尔基阿德斯的嘴,说出: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关键在于如何唤起它们的灵性。马贡多这个被死神遗忘的地方,因为墨尔基阿德斯的死而复生而重新有了记忆,一切便又正常了。雷培卡为什么要吃土?失眠为什么会传染?失眠为什么会遗忘?弗朗西斯科,这位二百多岁的游吟诗人的存在象征着什么?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疯为什么疯了?一边阅读,我一边思考。马尔克斯不露声色夸张变形了每个人,他对整个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非凡感受能力,使他通过非凡的想象化简了,使世界浓缩在一个小小的地方马贡多,使人类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缤纷多彩的内心呈现在一本薄薄的书册里。
在《马尔克斯写给读者的告别信》中他说——“上帝呀,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会放过哪怕是一天,而不对我所爱的人说我爱他们。我会使每个男人和女人都了解他们皆我所爱,我要怀着爱而生活。”“没有人会因为你秘而不宣的思想而记住你。向上帝祈求力量和智慧来表达它们吧,向你的朋友证明,他们对你来说是多么重要。”
马尔克斯是位伟大的作家,他有一颗属于人类,也属于宇宙的心。我们能持续地读到他,和朋友们谈论他,那是我们的一种福气,让我们向马尔克斯致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