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与透明

标签:
杂谈 |
简单与透明
樊子
一个场景、一个事物、一种人物关系等纠葛与关联,这种看似碎片式的写作元素,在徐东的小说里表现的尤甚。作家徐东在西藏长期生活过,在生活材料的储备和选择上不追求宏大的叙述背景与叙事结构,更不倾向给他小说里的人以复杂的性格和经历,一切那么简单、自然和从容,这种碎片式的人和物在徐东的小说世界里却有着完整的命运:简单与透明。
《藏·世界》由十七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其米的树林》、《透明的杰布》和《简单的旺堆》等短篇小说可以说是徐东写作特征的具体个性彰显。《其米的树林》一开篇就用简明的语言写到:
其米的树在山脚下,也在河套里。
另外还有许多树,在村庄或县城附近,在草场或田野旁。
有些树不是其米树林里的树,其米也用心把那些别处的树安置早自己的树林里了。
这些散文化的诗意语言,给人以真实感。小说一开篇就交代了其米和树林的关系和其米的性格特征:“其米也用心把那些别处的树安置早自己的树林里了。”其米简单、单纯,“我,我梦到糖了,它穿着新氆氇,是甜甜的糖。”在《简单的旺堆》里作家写到:“旺堆的心里收藏着许多死去的牦牛……也许那些死去的牦牛的灵魂都是属于旺堆的。”“他梦到那些牦牛从雪山走来,从草地走来,聚集在他的面前……”同样,在《透明的杰布》中,作家写到:“杰布醒来后记着那个梦,他觉得如果自己真的能变成一个透明的人,那样凡人看不见,他就接近神了……”寓言、童话、传奇以及不可思议的梦幻,在作家诗意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呈现出人性的空旷与豁达,其米有梦、杰布有梦、旺堆有梦,他们的梦简单、善良,他们的经历也简简单单,他们都是有梦幻的人,小说里没有过多的复杂的背景,也没有刻意的情节布局,作家写他们的梦,写他们脑子里奇怪的想法,写他们饱满而透明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独特特性跃然纸上,当这些碎片式的人和物,由我们熟悉的“这一个”(黑格尔语)慢慢转换成别林斯基的“熟悉的陌生人”,作家通过叙述与抒情并重的语言结构,把小说中的人的志向、意趣、情感和心理活动融合为藏地这一时空背景下,作者没有在意“扁平”人物的性格塑造。“扁平”人物是指文学作品里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小说家喜欢构造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作家徐东弃繁从简,我想其表达目的就是想像藏地的格桑花一样,纯洁绽放,不去人为地布局和设置过多与自然环境和朴实的人物相悖的因素。
“那敞开的风景像人的心,心里盛下了风景的人,他们的脸上也会洋溢出美好的光泽来。”(《拉姆的歌声》),“他想要画一幅画,画下自己想象的天空。”(《格列的天空》)“有风景的地方,人的想象也是奇特的。”(《欧珠的远方》)诚然,作家笔下藏地的那些情事有着诗意的浪漫色彩,追求远方的欧珠,陷入情感漩涡的旺堆以及为追求宗教奥义而走向险境的西多和桑琼,徐东的藏地世界简单而透明,正是这简单的事、透明的人给我们呈现出真实的藏地特征:诗意,善良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