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文学的思考

(2010-04-22 21:12:28)
标签:

杂谈

 

1、对人与物的思考

 

人会思考,有感情,物不会思考。

人是物,却努力越超物。

人强调存的精神,偏重于人性的建构。

人过于强调人的权力,人的精神,凌驾物万物之上,人就会生活在自我制造的迷信之中。

物的存在,只是物本身,人认识到物,为万物命名,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有了语言,有了艺术。

时间是一种人创造的概念。时间与每个人的关系,构成一种存在与消失的关系。永恒也是人造的一种概念。

物的永恒在人看来不具有生命。

人所具有的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使用物,与物发生联系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构成物,只能改变物。

物有其自身的属性,人从不愿把自己与物联系在一起,因此骂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个什么东西”,用“东西”形容人便成了侮辱。

如果人仅仅是物,则关于人性恶,人性善的说法就无法成立。可见人有意把自己与物脱离开来,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人如果把自己从物的属性中抽离出来,便会产生人造的神,产生独裁,产生谬论,产生不公正。事实上人信上帝,归根到底是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物质性。

物有什么幸福与痛苦呢?人才有。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人的存在意义,重要在于能够体验与认识自己及其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人既是物,又是人。

我们人生的过程是一种发现自己,改变自己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人把太把自己当人,太过强调人性而无视物性,则容易迷失自己。但自从人类有了思想之后,便开始了自己的迷失之旅。

我们人类的存在,整个儿是不是一场谬误呢?

 

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上海
后一篇:上海的老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