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2009-05-09 01:22:38)
标签:
杂谈 |
a
那些实在的事物走进内心,化成文字,要有充足的过程。
思想藏在新鲜的,和已沉淀下来的情感之中。我时常忽略了那些实在的,那些事实,试图虚构我的生活。
我在过我虚构的生活,感受不到自己在妥协。
我渴望慢下来,我在思考如何慢下来,我长时间盯着一只小虫子爬上爬下,向左,向右。
b
他说:“对于追求空灵之美的心灵来说,可能虚假也是一种真实?”
我说:“没错。那作用于真实,会感到真实更美。”
他又说:“套用一个句式:虚构的真实比现实的真实更美,更符合人的心灵。”
“是的,这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期待,也是人活着的,对希望的一种潜在认知。”
“那你和欧珠是在呼唤一种全新的心灵感受,修正现实带来的创伤?”
“也可以这么说吧,现实之中,感受不到伤害的人,也难以真正理解幸福。”
“你是否已经成诗在心了?”
“没有,还没有想到要写什么!”
“你试着关掉电灯,然后上网、思考一些东西,或许就会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我似乎不是找切入点,我感觉自己这样坐着似乎已经在写!”
“我感觉自己这样坐着似乎已经在写。这像你哪个小说主人公说的话?”
“写作需要这样的不分是非的感觉!”
c
我已经说出了,甚至有人也听到了。
我仍然在思考虑化解阻力的办法。
阻力是存在的,化解的办法有一千个。
阻力的根本显得荒谬,但办法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