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2008-11-08 10:33:32)
标签:
杂谈 |
1:自己所遵循的对于看书的一句语录,可以针对读书对于自己的影响,也可以是关于自己的阅读态度。并稍加解释。
答:看书是一种对话,阅读是读者由自己参与的,回溯过去,比较现在,走向未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心智,拓展了想象,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了创新的眼光与思考虑。在我阅读的不同的阶段,我会选择不同的书来读。小学时我喜欢读画册,图文并茂的那种。我小时候从画册中看到一个文学的世界,并激发了我想成为一名画家和作家的渴望。从小到现在,我读过不知多少书,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从国内的一些作家的作品,到国外的作家的作品,这个阅读的过程是漫长的,感受是难以简单说明的。这么说吧,我相信阅读可以使一个人的相貌产生变化,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更好看。相由心生,而真正的阅读不是用脑记住,而是用心感受。用脑记住是知识,知识是大家都可以学习的,自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心感受,因为这种感受带有新鲜的,由生命参与的一种热爱,具有创新的意味。这是我阅读的认识与态度。
2:看书时间,看书数量。给一个大体的估算值也可以。
几乎每天在看书。最近我在看尼采的《权力意志》,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论》,前一段时间刚看过鲍·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和近千页的《诺贝尔获奖者作品选》。我一个月至少读一本书。多年来如此。我每天都要看许多文字,做编辑时的自然来稿,网上的文章。书上的文章。阅读,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3:好书推荐,请给出书名,并且解释为什么?从群众角度入手。
我喜欢很多书,别人不见得喜欢。“群众”,我感到大多数就是阅读的、文化的盲从者,他们并不太懂得什么才叫好书。我无法列出这样的读书名单。针对文学写作者,我也许可以有一些阅读的建议,但也要针对每个不同的人,开出不同的阅读书目。因此也不能在这儿为一批写作者开书目。我希望更多的读者,去把写作当成生活与人生的重要的部分,思考阅读的角度,自己与阅读的关系,去不断地读懂一些真正好的书,可以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的书,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善良,更美好,更真诚的书。
4:我与书本的故事。写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有趣、或者可以给予大家启发的读书故事。
出版《欧珠的远方》时,我幻想过,所有爱书的,有一定文化修养与文化诉求的,对文学有一种情结的,所有热爱自己,同时也渴望这个世界更美好的,感受到生活现实的沉重,人生不够美好的,从十八岁到五十岁的人,男人和女人,各阶层,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应该去读一读我的书。而我的书只印了六千册。在深圳书城,南山书城都有卖,但数量也不多。听说卖得可以,但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好。这就是想象与现实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所产生的现实,如同我们每个人与文学的,关系的一种现实。我们要变得有文化,有想象,在我看来,首先是要读书,要热爱文学。因为文学可以使我们确信,除现实之外,我们还有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使我们相信,我们现在所享受的一切文化,从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依据。文学会给予人真正的尊重,美好的祝愿,会给任何时代,任何人以善意的劝喻与提醒,只要我们愿意认识文学,接近文学,文学就可以使我们生活得更多,感悟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