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小说
(2008-09-12 09:24:26)
标签:
杂谈 |
《老人与孙子》
晒一天太阳,吃过晚饭,老人上床睡了。
在夜晚他会想起已经去世的老伴,那个几十年前的新娘子,那个为他生过十三个孩子的女人。他和老伴儿对话,不管是在醒着的时候,还是在梦里。他早已在等着死神把他平凡的一生收走,送他到另一个世界。尽管他有点儿不舍得早已成家立业,甚至也开始变得苍老的几个子女,不舍得他喜欢的孙子。
老人年轻时出过天花,瞎了一只眼睛,剩下的一只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混浊发黄,几乎看不清楚东西了。他背驼,胳膊腿都不大管用了,走路的时候很费劲儿,只能看到模糊的地面。天那么大,他也看不见了。在床上时他不能够平躺,只能侧着身睡。他会回想起年轻的时候,眼神还好的时候,力气很大的时候,但那样的时候,一去不返了。他的脸上布满皱纹,但仍然能看出,他有一张朴实和善的脸。他是一位老实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良心的事儿。他一辈子种地,除了种地似乎也不会别的。他早几年耳朵就聋了,听不到别人说话,自己也就很少说话。他有很长时间没有对别人说话了。他的牙一颗一颗地掉,最后一颗也不剩了。吃饭只能吃稀的,用牙花子嚼。他会想象饭菜的香甜,因此吃饭就几乎成了想象中的事儿。
他觉得自己该走了,去另一个世界,他从未去过的世界。他的老伴托梦给他,是有另一个世界的,让他相信,让他不要怕,因为那个世界比他年轻的时候所经历的世界还要好一些。不过他还是有一些怀疑,想着多活一些时间。尽管他活得已是了无生趣,活得嘴角下垂,就好似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不满。
许多年前,老人有几个孩子在幼年便因为疾病或饥饿死去了。不过,还好的是,老人还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活了下来。六个子女中,有几个在乡下生活,有几个混到了城市里。他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也没有见过飞机与火车。他一辈子就在乡下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希望他进城去享福,他不愿意,他喜欢乡下的天地。
老人虽说一生没有出过远门,不过他最喜爱的一个孙子,却是一位四处浪游的诗人。
孙子去过很多地方,老人却希望他早日能回到家里来,结婚成家,一辈辈的,把日子过下去。
老人在孙子小的时候,非常疼爱他,总是把一些好吃的东西偷偷地拿给他,生怕别人看到会妒忌。他的孙子也非常爱他,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回家来看看他,牵着他的手,陪他在阳光铺满的路上走走。
在老人去世的前几天,孙子从远处赶回家,不顾父母的反对,晚上执意要和爷爷在一起睡。
祖孙俩躺在一张床上。孙子知道爷爷听不见他的话,也不想多说,只是用自己的手握住爷爷的手,用身子尽可能地和爷爷保持着接触。他感到爷爷的身子有一些凉,他听到爷爷的叹息声,便不时地用手拍拍爷爷的手。
老人一声接一声地叹息,喉咙里发出呜呜噜噜的声音。后来老人想爬起来。老人爬了起来,摸到床头那个黑色的柜子,从底层摸出一卷钱来。他抖抖索索破开钱,用了很长时间才把钱数了一遍。他那样数钱,似乎要证明他仍然在活着。他有一些怕死,但他知道自己活不长了。早两年他就让儿子为他打好了棺材。棺材就存放在他房子的一角,棺材里面盛着他在死后要穿的寿衣。
后来,老人一声不吭地拉住孙子的手,把那一卷钞票用力地塞到孙子的手心。孙子不想要,但怎么也推不开,便忍着眼里的泪接下了。老人呜噜了几声,长舒了一口气,没多久就在孙子的怀里睡着了。
老人睡着了,从梦中离开了世界,再也没有醒过来。
十多年来,孙子觉得自己的爷爷依然活着,因为他总是能感觉到爷爷对他的那种爱,使他活着,仿佛也正在代替着他的爷爷活着。
创作感言:
小小说是小说中的黄金与钻石,精短珍贵。它要求从生活的一个切面,从人性某个细部着手,来展示闪光的人性与别样生活,给人一种启发,一种感受。我更喜欢能给读者带来感受的小小说,这样的可以让读者参与进来与作家一起想象和创作,可以打破一些固有的东西,由内到外传达一种爱的精神,而非简单地讲故事。这样,小小说这个题材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就有了仿佛更为恒久的生命力。
http://www.xxszj.com/viewthread.php?tid=139899&extra=page%3D1
在夜晚他会想起已经去世的老伴,那个几十年前的新娘子,那个为他生过十三个孩子的女人。他和老伴儿对话,不管是在醒着的时候,还是在梦里。他早已在等着死神把他平凡的一生收走,送他到另一个世界。尽管他有点儿不舍得早已成家立业,甚至也开始变得苍老的几个子女,不舍得他喜欢的孙子。
老人年轻时出过天花,瞎了一只眼睛,剩下的一只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混浊发黄,几乎看不清楚东西了。他背驼,胳膊腿都不大管用了,走路的时候很费劲儿,只能看到模糊的地面。天那么大,他也看不见了。在床上时他不能够平躺,只能侧着身睡。他会回想起年轻的时候,眼神还好的时候,力气很大的时候,但那样的时候,一去不返了。他的脸上布满皱纹,但仍然能看出,他有一张朴实和善的脸。他是一位老实人,一辈子没有做过坏良心的事儿。他一辈子种地,除了种地似乎也不会别的。他早几年耳朵就聋了,听不到别人说话,自己也就很少说话。他有很长时间没有对别人说话了。他的牙一颗一颗地掉,最后一颗也不剩了。吃饭只能吃稀的,用牙花子嚼。他会想象饭菜的香甜,因此吃饭就几乎成了想象中的事儿。
他觉得自己该走了,去另一个世界,他从未去过的世界。他的老伴托梦给他,是有另一个世界的,让他相信,让他不要怕,因为那个世界比他年轻的时候所经历的世界还要好一些。不过他还是有一些怀疑,想着多活一些时间。尽管他活得已是了无生趣,活得嘴角下垂,就好似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不满。
许多年前,老人有几个孩子在幼年便因为疾病或饥饿死去了。不过,还好的是,老人还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活了下来。六个子女中,有几个在乡下生活,有几个混到了城市里。他从来没有去过大城市,也没有见过飞机与火车。他一辈子就在乡下生活,在城里的孩子希望他进城去享福,他不愿意,他喜欢乡下的天地。
老人虽说一生没有出过远门,不过他最喜爱的一个孙子,却是一位四处浪游的诗人。
孙子去过很多地方,老人却希望他早日能回到家里来,结婚成家,一辈辈的,把日子过下去。
老人在孙子小的时候,非常疼爱他,总是把一些好吃的东西偷偷地拿给他,生怕别人看到会妒忌。他的孙子也非常爱他,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回家来看看他,牵着他的手,陪他在阳光铺满的路上走走。
在老人去世的前几天,孙子从远处赶回家,不顾父母的反对,晚上执意要和爷爷在一起睡。
祖孙俩躺在一张床上。孙子知道爷爷听不见他的话,也不想多说,只是用自己的手握住爷爷的手,用身子尽可能地和爷爷保持着接触。他感到爷爷的身子有一些凉,他听到爷爷的叹息声,便不时地用手拍拍爷爷的手。
老人一声接一声地叹息,喉咙里发出呜呜噜噜的声音。后来老人想爬起来。老人爬了起来,摸到床头那个黑色的柜子,从底层摸出一卷钱来。他抖抖索索破开钱,用了很长时间才把钱数了一遍。他那样数钱,似乎要证明他仍然在活着。他有一些怕死,但他知道自己活不长了。早两年他就让儿子为他打好了棺材。棺材就存放在他房子的一角,棺材里面盛着他在死后要穿的寿衣。
后来,老人一声不吭地拉住孙子的手,把那一卷钞票用力地塞到孙子的手心。孙子不想要,但怎么也推不开,便忍着眼里的泪接下了。老人呜噜了几声,长舒了一口气,没多久就在孙子的怀里睡着了。
老人睡着了,从梦中离开了世界,再也没有醒过来。
十多年来,孙子觉得自己的爷爷依然活着,因为他总是能感觉到爷爷对他的那种爱,使他活着,仿佛也正在代替着他的爷爷活着。
创作感言:
小小说是小说中的黄金与钻石,精短珍贵。它要求从生活的一个切面,从人性某个细部着手,来展示闪光的人性与别样生活,给人一种启发,一种感受。我更喜欢能给读者带来感受的小小说,这样的可以让读者参与进来与作家一起想象和创作,可以打破一些固有的东西,由内到外传达一种爱的精神,而非简单地讲故事。这样,小小说这个题材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就有了仿佛更为恒久的生命力。
http://www.xxszj.com/viewthread.php?tid=139899&extra=page%3D1
前一篇:日记 [2008年09月12日]
后一篇:日记 [2008年0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