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董bambana意大利意境菜大师 |
分类: 美食心情 |
香港八又二分之一餐厅的主厨兼老板意大利人Bambana来京,大董先生请他吃饭。飞机正点,高速堵车,两个人见面时,已经比约定的时间晚了40分钟。在大董工体店,大董先生陪着Bambana先生参观店内设施,看着源源不断走进餐厅的人流,Bambana先生很是惊讶。诺大的餐厅居然在7点钟的时候要排队等位,这样的事情在国外很难见到,虽然有些餐厅需要提前预定,但是餐厅的座位只有几十个,像大董工体店这种8000平方米的餐厅还要排队等位,怎么不让Bambana先生吃惊呢?也许你的消费水准比大董高、也许你的餐厅有米其林的星星,但是在就餐人数和餐厅规模上,还没有哪家米其林星星餐厅超越大董。
大董和Bambana
Bambana。唯一一位在意大利境外开设餐厅获得米其林三星的厨师。香港、上海八又二分之一餐厅主厨兼老板,北京Opera餐厅主厨兼老板。
简单参观了一下工体店,一行人去金宝汇用餐,品尝大董即将推出的夏季新菜。菜品依然出色,每一道菜都赢得了意大利朋友的激赏,Bombana先生品尝过后说,从大董的菜品可以看到这个国家的壮丽、庄严、宏伟,可以领略到这个国家深远的传统和文化,这些也是大董创意的源泉。
赢得国外同行的赞赏在大董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在寻找中国味道国际化表达的道路上,大董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先行者。长于思考,勇于改变,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是大董长盛不衰的根本因素,而这一切是建立在深厚的功底和广阔的视野之上的。我想这也是厨师们应该积累的基本素质。此次宴请中的一个细节一个变化也证明了这一点。
董氏烧海参是大董的一道名菜,无论是形状还是滋味抑或口感,在目前的餐饮市场上还难以见到超过董式烧海参的。香、糯、劲、滑,滋味渗透到海参的每一根肌理,好的味道贯穿于品尝的全部过程。就是那单独为这道菜要订制的盘子,也是很多餐厅难以做到的。但是外国人很少吃海参,尤其是整条上来,软糯的海参像一条大虫子,老外的饮食习惯对此有种本能的排斥。如何让意大利朋友尝到这道大董名菜呢?
传统的董氏烧海参
当天晚宴上的董氏烧海参菜式上来后,董氏烧海参瞬间变形,如果没有大董先生的介绍,我根本没觉得这道菜是大董的海参名菜。除了增加了一些蔬果作为盘饰和调节口味外,做好的整条海参被切成宽窄0.5厘米的细条,下垫葱白段,上盖炸焦的葱丝,这一改变在对于外国人来讲视觉上的障碍没有了,吃起来方便,炸葱丝是点缀,也是调味,丰富了这道菜的内容,让这道大董的经典菜式有了全新的诠释方式,完全就是一个艺术品。而这一改变是大董先生在开车从工体店前往金宝汇店的路上想到的。
菜品呈现方式的变化在每个餐厅都会发生,每一个有创新意识的厨师都会自觉地考虑这个问题。可是有谁做到了大董先生这样呢?又有谁有大董团队这样的执行力呢?从菜品出发,为客人考虑,果断施变,这是能力、魄力、眼界、技艺、修养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这就是大董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