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浪博客专栏作家最有价值感恩文化 |
分类: 心情文字 |
1月9日下午,赶到香山饭店参加了“睿见.中国——新浪博客、新浪专栏年度思想盛典”活动,在这个活动上我领到了一个奖“2013年度新浪最有价值专栏作家”。奖牌是水晶做的,很精致,很漂亮,我很喜欢。
2005年9月23日我在新浪网上写下第一篇博客,到今天是第九个年头。博客的出现让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心得有了和更多人交流的可能,并且从这种交流中得到了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我坚持了下来,并且会继续坚持下去。有人说,博客已经属于传统媒体了,最新的媒体是移动互联终端设备,很少有人有时间、有耐心把篇幅略长的博客认真看完了。不过总还是有一些人看的,总还是有一些人需要表达的。长一些的篇幅可以把事情、把道理、把观点讲的清楚明白一些,认真读下来,收获也是和阅读那些碎片式的信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博客也许就是一个网店,只不过那里面摆的不是什么商品。按照我对网店的理解,只要抓住人群中喜欢你的那些人,就足可以养活自己了。个人博客写作也是如此,能有几千上万的人阅读和你交流,对于个体来讲已经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需要这种快乐,因此我会坚持写下去。
获奖之事出乎我的意料,真心没想到。捧着那个精致的奖牌,还是很激动的。毕竟是中国第一大的门户网站给的奖。站在台上,聚光灯照着,手心里全是汗水。主持人采访我时,不知道当时说了些什么。回到家里写了一条微博:“认真努力不装逼,好好爱家人,真心交朋友。这三句话是我今天在新浪获奖时心里想的。这些年我努力这样做着,今后还是这样做。感谢这些年帮助我的朋友们,是你们的提携和关爱让我一直保有着上进之心。真心感谢你们,真心的。”
感恩,努力,坚持写,认真写下去。
谢谢新浪,感谢朋友们。
看朱学东的文字很久了,微博上也有过交流,活动上终于见到了朱先生的真身。他的发言非常犀利。
离开校园30年,在这里见到了老鸭师兄。
附:新浪2013年度最有价值专栏作家
蒋丰:《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他在日本看樱花,读者说他“油菜花”。读懂日本很难,订阅日本“天天蒋”很容易。
董克平: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他用文字告诉我们:如果不用心,仅仅用味蕾,永远也无法感受中国文化的快感。
杨念群: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平易近人的历史最可贵,他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是真佛只讲家常话”。
马鼎盛:军事评论员,以谈战争出名,却又最讨厌战争;用专业的眼光解读军情动态,没有独家消息,只有独家分析。
吴晓波:财经作家,历数史上重大经济变革,孜孜探研中国当下的轨迹和未来可能的路径。
陈志龙:财经专栏作家,针砭时弊,切中肯綮,解读转型中国的奇迹与创造、迷茫与混沌、禁锢与超越。
公方彬:国防大学教授,用军人的特有敏锐为您揭开当今国策面前那层神秘的面纱,点到为止,道而不破,恰到好处。
乔磊:美国侨报副总编辑,站在大洋彼岸,用放大镜探寻中国变革的蛛丝马迹,用显微镜解读世界风云的焦点迷局。
徐达内:《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最精短的标题,却吸引最大多数网友注意;他最洗练的文字,却回应读者最关切的议题。
刘远举:时评作家,瘦弱的身躯蕴含巨大的能量,透过他的两块镜片,你能清晰地看到他激扬文字的光芒,你能明确地感受他洞察中国社会的热情。
这个奖牌我会很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