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味,把味觉叫醒(一)

标签:
酸酸菜盐梅美味美食 |
分类: 美食心情 |
这是为《Time Out》北京消费导刊杂志写的一个专题的文字,不揣浅陋贴在这里。望方家指正。
在味道的世界里,酸味虽然难以独自取悦于人们的味蕾,但它有如一个精灵,在于其他味道的碰撞中,适高就低,交融组合,左右逢源,变化无穷,蝶变出诸般滋味,丰富着我们的美食感受。
“酸甜苦辣咸”,所谓五味的排序是有其深意的。盐是百味之王,作为最基本的味道,自然放到最后作为奠基者;甜、苦、辣三味大约是根据人们对这些味道认识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列的;在甜、苦、辣还没有被人们的味蕾熟悉的时候,来自大自然的天然酸味是人类烹饪中最古老的调味,与咸之源的盐,成为先人们调味的基本。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尚书》中说:“欲作和羹,尔惟盐梅。”梅子捣碎榨汁,做成梅浆,作为盐的助手,提香味、祛腥臊、开脾胃、解油腻。远古蛮荒时代,人类的烹调还处于原始阶段,可以没有甜,没有鲜,没有香,没有辣,但不能没有咸、酸调味。《书经集传》:“盐梅适中,然后成羹”。
道路迢迢,山河障碍。人们对版图的认识还在以步丈量的时候,交通工具的落后局限了人们对外面世界的认识,饮食上的习惯口味被前人简单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北为华北、辽东,南指苏浙江南,东即山东一带,西则不过山陕。北地寒凉,菜味浓厚追求烂熟,口味偏咸;江浙温热,鱼米之乡,口味喜甜;山东人喜食葱蒜,东辣之辣是葱蒜之辣而非辣椒,山陕之地,水土中钙质较多,食酸乃是身体需求而成的习惯。
视野和认识随着汽车、火车、飞机时代的到来快速拓展着,归结到味道上,忽然现酸味食物无处不在。酸浆面从潼关一路逶迤到了宁夏、甘肃、青海,酸奶蒙古草原到伊犁河谷再到青藏高原,东北、华北地区从冬天吃到春天的的酸菜,南部沿海福建、广东、广西还有云南的酸笋,川、贵、渝的泡菜,湖南的剁辣椒、酱辣椒,山西的老陈醋、镇江的香醋、福建的红曲米醋、四川的保宁醋,酸已是全国飘香,遍布九州。无形的边界阻挡不住酸香的远行,山脉河流的延伸,远征军的西征铁骑,让酸香飘扬到亚洲、欧洲的许多地方。东南亚清新的果蔬酸、俄罗斯的酸黄瓜、德意志的酸腌菜,酸,已经是世界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