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街景

标签:
扬州市井瓜洲渡木屋绿扬旅社四方亭天香阁 |
分类: 美食心情 |
扬州是座美丽的城市,有美景、有美食、有历史、有文化,随意走在老城区,可观、可尝、可访、可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扬州城不大,如果时间允许,是可以认真的慢慢的走走转转的。早年间去扬州,多是去那些著名的景点,去得次数多了,我的关注点转到了扬州的市井生活,在集市间、兜兜巷留下了更多的时间。景点的美妙多属于新装的过去式,而兜兜巷、集市,才是扬州人进行式的生活。在缅怀过去辉煌已逐渐成为意淫源泉的今天,我更喜欢现在进行时的活色生香的民间气息。
御码头。早上下了火车,朋友已经在冶春茶社给我们定好了早餐。冶春就在清朝皇帝南巡的行宫边上,皇帝游瘦西湖,就是从冶春边上的御码头上船。我们吃完早餐,沿着老扬州的护城河溜达,没几步就到了御码头。走到桥头,看到眼前的景致不错,随手拍了下来。
天宁寺行宫遗址。扬州天宁寺曾名噪一时,位居扬州八大名寺之首,“淮南第一禅林”,比大明寺还要红火,更有康熙、乾隆六下江南的行宫,其文化历史底蕴颇丰。现在是佛教博物馆,里面有古玩店铺,主寺庄严宏伟值得一看。
离开御码头,我们沿着护城河闲逛,走了大约500米,来到了个园门口。同行的朋友中有人没去过,于是陪着朋友再游个园。
个园秋色
秋水如镜
出了个园几个人在街上转悠,随意看着街上的店铺。
电视推荐过的东关街点心铺。店铺里放着央视拍摄的片子,戴眼镜的小伙子是那个片子里的主角,讲着他家的芡视糕。
百年历史的素菜馆。有百年历史的素菜馆,现在已经很破败了。三月份来的时候正在装修,装修好了也就是这般摸样了。据说早几年迫于经营压力,这里还卖过荤菜,受到素食者的反对中止了。看来素菜在扬州的日子很不好过。看到下一张照片上的价格,也知道这里是赚不到大钱的。只可惜了这百年老店的招牌。
这样的价格让北京的素菜馆情何以堪?
卖白果的老人。白发、光面、白果,这样的景象在扬州街头有很多。和这位老人聊了几句,老人乐观的说,他很享受现在的生活。一碗两块五的光面,他觉得挺好吃的,而且一碗面就对付了一顿中饭,省钱、省事。
真是便宜呀。真应该挣北京的钱在扬州花。
麻花王。据说很有名,是那种小麻花,但是我看摆放的成品颜色发白,没敢买来尝。
牛皮糖,关键是不吹牛。很有意思的广告。
街边肉贩。那些肉糜真是一刀刀剁出来的,不久就有人买走了5斤。
烧饼。我是被烧饼的香气吸引过去才拍到这张照片的。
斑驳。兜兜巷里这样场景很多。这里过去应该是个大户人家,社会变迁,旧日的繁华成了今日的破败,从那些高高的白墙还能依稀想象旧日的景象。
四望亭。这个亭子就在路中间,晚上的灯光工程让亭子变得流光溢彩。四望亭边上的天香阁是扬州人常去的一家餐厅,我们在天香阁吃过晚饭,8个人,260元,结果剩了很多。不是不好吃而是量大价格便宜。
绿扬旅社。扬州最早的西式建筑之一,也是旧时扬州城高级的旅社之一,据说很多名人在这里住过。我对绿杨旅社的记忆来源于郁达夫的一篇文章,说这个旅社里富春茶社很近,富春茶社有很不错的扬州茶点,而且郁达夫入住的那个晚上,整夜被隔壁房间男女之声搞的很是烦躁。于是我想,这是怎样的一个旅社?房间的隔音做的怎么这么差?
林中木屋。在扬州过夜,我们住到了瓜洲渡。因为那里有片1600亩的林地,林地中散落着几栋木屋。长江在木屋南边200米远的地方向东流淌着,夜里不时有闷闷却悠长的汽笛声传来。这一晚只有我们住到了林地里,周边安静极了,渡船的汽笛反衬出这里的安静。
阳光钻过树梢。清晨,漂亮的野鸡飞过木屋,露台上湿漉漉的。推开阳台的玻璃门,阳光温柔的透过树林,洒在晶莹的露珠上,一闪一闪的,有点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