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沸腾鱼乡吃晚饭

标签:
美食饮食辣菜川菜红京鱼沸腾鱼乡 |
分类: 美食心情 |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很久没有吃川菜了。正月十五的时候在眉州东坡葡萄庄园店和家人吃了一顿川菜,虽然辣菜只吃了几口,身体的反应还是比较强烈的,估计也和很久没吃辣菜有关系。不能吃辣,失去了欣赏很多美味的机会,但是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无论如何还是身体要紧呀。
不过前两天又去吃了一次川菜,接受了前几天的教训,辣菜基本没碰,看到朋友们吃的兴高采烈的,有些眼馋,但还是忍住了,捡了一些不辣的菜吃了几口,要了一碗酱油炒饭打发了肚子。
这次聚会是新京报的子云兄组织的,可是聚会的当天子云却生病去了医院挂吊瓶,自己组织的聚会自己却要缺席了。聚会地点定在了新源里那边的沸腾鱼乡,吃水煮鱼和福寿螺。这两样吃食本来都是我喜欢的,吃水煮鱼早年间是去重庆饭店那里的红京鱼,后来有个朋友在春秀路那里开了一家金鱼盆,便不再去红京鱼了。有一次深圳的朋友来京,请我在春秀路的沸腾鱼乡吃饭,发觉还是沸腾鱼乡的水煮鱼好吃,再吃水煮鱼的话,就去沸腾鱼乡了。福寿螺是在蜀国演绎吃的,正是出事的那年那段时间。还好,我们吃的那次没事。不过当看到福寿螺出事的报到时,心里还是很担心了一阵子。从那以后我也就不再吃福寿螺了。不是不好吃,而是心理上有了障碍,不想吃了。在以后,遇到辣菜就闪着走了,我很喜欢的那些辣椒也离我远去了。
虽然不再吃辣,但是朋友的聚会还是要去的。几个志趣相近的朋友在一起,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而是聚在一起聊聊,吃饭只是聚会的由头。几个菜都尝了一下,大致的感觉是不失不过,谈不到精彩,一般般的川菜而已。不过这里说的川菜也是改良后的川菜,和以前喜欢的那种川菜已经不太一样了。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口味也在变化,一个品牌能在北京餐饮市场上火上许多年,内在品质的保证和不断调整适应本地化的口味是必要的,这也是菜系发展的轨迹和餐厅经营的法宝。
鲜桃仁。基本上是每个餐厅都有的凉菜。好的餐厅对这道菜的选择是用新鲜的,当季用,过季就沽清。体现的是真正的清甜。一年四季都有的,显然就是用罐头的了,鲜度、口感和味道和当季的不可同日而语。
果酱山药。甜酸口配合山药脆脆的口感,是道不错的下酒菜。
卤水熏大肠。这个菜还是广东人做得好,照片中的不够肥厚,口感稍稍硬韧了一些。
传统的水煮鱼。我只吃了其中的豆芽,味道还是很不错的。
福寿螺。我没敢吃。
上汤娃娃菜。菜清甜,汤浓郁,不错。
蔬菜丸子。健康好吃,我吃了几个。
名字忘记了,但是排骨处理的不好,硬韧不入味。还有点不够新鲜,吃不到肉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