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锦园的菜不好吃了

标签:
美食锦园清真餐厅菜品北派京津地区 |
分类: 美食心情 |
前几天,朋友过生日,大家聚在伊锦园一起吃了顿饭。
2006年的时候去过一次伊锦园,但是尝了很多菜。作为一家清真餐厅,伊锦园走的是新派的路子,加了一些海鲜的菜品,在烹饪方法上也引进了一些淮扬菜、粤菜的做法,一下子让北派的清真菜丰富了许多,也有了比较清淡的菜式了。
之所以说北派,是因为中国的清真菜是个统称,每个地区因为所在菜系的不同,烹饪方式也多采用当地常见的手法,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西北地区的穆斯林比较多,但是菜式相对简单,北京天津相对丰富一些,不过也是以牛羊肉为主,味厚味重,烹饪手法上受鲁菜影响较大;但是到了南方,尤其是扬州、广州这些讲究饮馔的地区,清真菜的菜式要比北地丰富一些,原材料的选用范围也宽泛了许多,当然前提是要符合穆斯林的教义规定。西北地区的菜式相比京津地区还要简单许多,做法上也粗犷,因此一直未能有什么影响。当然了,回民的小吃和西北的一些小食不在其列。
伊锦园是兰州人开的清真餐厅,保留了一些甘肃、西北的风味菜肴,吸收了京津地区一些传统的风味菜,也加进了南方地区的清真菜式,这就让伊锦园的清真菜有了与众不同之处,菜式上也丰富了许多。对于清真菜来讲,伊锦园的做法是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可以说对清真菜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过菜式虽然丰富了,但是当时给我的感受,还是西北风味的菜式做得好一些,其他的则有待继续探索。
3年前的伊锦园之行给我留下的印象不错。因此这次饭局之前对伊锦园的菜还是有些期待的。可是吃过之后却让我失望了,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伊锦园没有什么进步,菜品的味道和精致型反而大不如前了。这次饭局从开始到结束虽然发生了一些令人极其不快的事情,但是这些不快(或者说某个人的不懂事)并没有影响我对菜品的感受。真觉得到了伊锦园已经没有什么可吃的了。菜式上桌,看得出来的是凑活,看不到一点人真的态度,更不能感受到厨师的用心。没有认真的态度,厨师只是应付一些惯有的程序,这样状态下的出品是不会好的。
拌菜,颜色不错,但是油醋汁调的不好,不爽口也不香。
腊鱼?大概是。肉质不错,但是没感觉到什么味道。
寿司卷,没有什么感觉。
羊杂汤,这个不错。喝完了,想再加,人家只给了一点汤。
羊排,这个也不错。只是量太小了,两口就没了
没有什么滋味的炒蘑菇
浓汤鹿肉,大概是。只吃出了土豆和胡萝卜的味道
牛筋,不够糯烂,没入味。
本来想要个酸汤面,说了半天,服务员就是不理这个茬。真不知道为什么,不吃了,放下筷子,没吃饱就走了。估计以后也不会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