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京典

标签:
美食饮食菜品粤菜炒肉片齐鲁 |
分类: 美食心情 |
搬完家后的一天,崇老师打来电话,说找个地方吃饭,慰劳一下我这几天劳作的辛苦。我这个作为晚学小辈怎么敢当啊,连忙推辞。崇老师说好吧,那就改个名义,就找几个人一起吃饭聊天吧。崇老师是我很好的朋友,亦师亦友。崇老师这样讲,怎么还好推辞,于是几个人去了齐鲁京典。
搬到新家后习惯了坐地铁。地铁10号线离我住的地方只有100多米,便捷凉快的地铁成了我这段时间主要的交通工具了。下了节目赶往位于国家图书馆那里的齐鲁京典,最快捷的交通工具就是地铁了。20分钟打了西直门,上来打车到神州大厦,路上花了40分钟。要知道这可是在北京交通晚高峰时从建国门到魏公村呀。
即使这样也迟到了。到的时候朋友们已经吃上了。找个位子坐下,先把在座的人认识一番,然后才踏实的坐下吃饭。从餐厅的名字看,这是一家山东风味的馆子,应该是那种比较新派的山东馆子,和北京那些鲁菜的老字号不同。这家餐厅既有山东菜,也有湖南菜,还有一些粤菜,这大概是目前一些追求高档的餐厅经营的一种趋势。而且胶东海鲜在这里比较多,做法基本上是胶东农家的做法,和北京那些鲁菜馆子繁复的制作工艺不太一样,走的是简单味重的路子,这样的菜品倒也和湘菜的重味相吻合,比较适合中关村一带的饮食风格。倒是那些名贵一些的海鲜采用了粤菜的做法,一是这些海鲜是粤菜带过来的,有成型且讨巧的做法在前萧规曹随做起来方便;二是内陆菜系对鲜活海鲜的烹饪缺乏自信,做不好会糟蹋了材料,而且粤菜加名贵海鲜就是高价格的同义词,能卖钱才是硬道理。
我去的那天齐鲁京典的生意很好,据说所有的包房都满了。穿过走廊的时候,不时有劝酒的声音传出,并且伴随着一股浓浓的酒香(酒臭?)。曾经记得有句话说:不要对成功的人士说不好。因为即使不好都成功了,那么你评价的标准到底对不对呢?吃饭的时候餐厅的经营者也一再强调他们的生意好的不行。但是在座的几位朋友却都认为他们家的菜品实在一般,实在想不到为什么能有这样好的生意。虽然这家餐厅有着不错的生意,但是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讲,我是不喜欢这家餐厅的出品的。因为从见到的菜品上,看不到厨师认真的态度。菜品味道不正,搭配上也有些问题。可是面对好生意,这些都可以不理会的。
黑椒香蒜鹅肝粒:这个菜不错,香气够,口感也好
海宝汤:淡淡的,没什么味道。不过强调的原料的滋补作用,味道就可以放到一边了。海马、鸡肾等煮在一起,无非是想壮阳。中国讲究吃什么补什么,不知道有多少道理。多少年就这样传下来的,传来传去就成了定理,但是我不信。
回锅肉?尖椒炒肉片?豆豉尖椒炒肉片?不管是那种都是很家常的一道菜,但是豆豉香气不够,肉片走油不好,这个菜肯定就不好吃了
这个挺好吃的,牛仔骨本身的味道就很好。注意火候煎一下就是了
剁椒海参:海参不错,剁椒也不错。就是这两个东西搭在一起错了。因为他们两个不搭。
素海参的口感不错,炒的也算清鲜。
我敢说这道小黄鱼炸得没有我炸得好吃。中间的韭菜还是生的。我说从他们的出品看不到厨师认真的态度,生硬的韭菜梗就是明证。
吃完饭在黄庄赶上10号线最后一班车,回到家已经快11点了。对齐鲁京典的菜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如果不看着照片,我已经想不起那天吃过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