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络总是在晚饭后出问题,前天是无法登陆,这两天是网速极慢,今晚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登录到博客的写作页面。或许是下雨的原因,但是网络如此的脆弱却是我们这些经常食用网络的人不能忍受的。我们付出的网费不低,但是我们能够得到的服务却是可怜,花钱使用不了的时候,网通是不会减少收费的,你投诉一点作用也没有,既然你离不开网络,你就只能接受。以国家命脉的名义拒绝竞争,保持垄断,我不知道这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今天的《南方周末》上有一版写的是关于银行的文章,美国的银行热情的服务让你感觉像是圈套,而中国的银行却总是在莫名其妙的剥夺着他的客户。如果中国的银行向美国一样多,那些银行老爷们还能像现在这样么?真的不愿想这些事,本来烦心事就多,再想这些感觉生活的希望几乎就要破灭了。
晚上的节目做的比较顺畅,节目结束后打电话给几个朋友,听听他们的意见。朋友说还不错,至少把他们说饿了,听着节目急匆匆的去找饭馆,找那些可以吃到川味小吃的餐馆,当然了今天聊的是四川小吃。在四川的时候,我更爱走街串巷的找那些小吃,可是在北京我却不敢在那些挂着成都小吃、重庆小吃牌子的餐馆里吃饭,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出品不正宗,更是因为我对他们的环境有着很强的畏惧感。最近卫生系统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准备在北京实施一项规定,餐馆的厨房面积必须大于40平米,这样一来,那些成都小吃、重庆小吃如果不加以改进的话,就很难继续营业了。我是赞成这项规定的不到40米的厨房,各种原料和炊具混合在一起怎么能保证食品的卫生呢?因此我建议如果想吃到比较好的川味小吃,还是到那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川菜餐厅去,新老川办不错,眉州东坡也不错,渝信川菜、陶然居等等都是不错的,虽然他们那里小吃的价格会比那些小铺贵一些,但是就我的经验讲,质量和味道是远远超过那些挂牌小铺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北京经营成都小吃、重庆小吃的那些小铺,基本上是重庆开县人,也就是刘伯承元帅故乡的乡亲。而川味小吃的大本营是在成都,川菜的好厨师在乐山,饮食上川南比川北要精致许多,因此宁肯多花些钱,也是到酒楼去吃好一些。
中午和社区网的几个同事吃饭,零零碎碎的听到了一些消息。这些消息让我对将要进行的项目产生了担心。其实这种担心一直都有,只是今天感觉强烈了许多。能不能做?能做到那一步?能做成什么样子?一堆问号在我的脑子里,思而难得解,挥之不能去。有博友留言说我应该在事业和追求付出更多多的努力更多的爱,可是有些事情不是我的意志可以决定的。又有谁不愿意为自己筹划的事情尽心尽力呢?
定了几件事,略觉轻松。真的希望这种轻松的感觉能够在我身上久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