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水帐 |
前几年在一个论坛玩的时候,结识了一位网友,是个年轻的女孩,漂亮而且有才气,几年来一直有着联系,在线下也有着很好的关系。女孩在北京附近的一个都市里做编辑,杂志的内容和食品有关,我就对她说方便的时候寄给我看看。朋友很快就把杂志寄来了,翻看目录发现一篇我写的文章,知道是去年的时候我曾经给了这本杂志一些过去写成的文字,没想到断断续续的今年还在使用,很是感激朋友的帮忙。
我和这个朋友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虽然性别不同,虽然年龄上有些差距,但是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还是很接近的,因此,平日里在网上遇到,就会聊上几句。她信任我,和我说了一些内心的故事,我欣赏她,也就很认真的把我的一些经验讲给她,希望对她有些帮助。因为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所以今天我要说的是那本杂志班的不够好,至少还没有去年吸引人了。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本期杂志的卷首语实在不能恭维,如果是看了最近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的江南专号,就会明白我所讲的了。作为一本全国发行的杂志,又是一个大都市办的,卷首语的写作总该有点水准吧?或者说即使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准,也不能大部分照搬别人杂志的意思呀?这个卷首语完全脱胎于地理杂志的江南专号,把人家杂志的目录和解释以及请昆明诗人于坚写的卷首语《江南:中国人的天堂》的内容和意思缩编了一下,成了自己的东西,这实在有损于大都市杂志的名声。当时看到这本杂志的卷首语时,感到十分熟悉,就想和朋友讲,忍了忍,没说。回到家后仔细对比了两本杂志的文字,这种判断也就明确了。朋友会看我的博客的,希望我这样写,她不会生气。
周六依然是去母亲家的日子。早上女儿去了作文课,我和妻子收拾一下家里,整理了一下冬天穿的衣服,打包收到柜子里。天气暖了,家里的炉子也不再点了,北京今天的气温有20度,那些厚衣服要等到今年的冬天再露面了。
天气很好,天很蓝,我和妻子决定走着去接女儿。大概有3公里的路程,说说聊聊就到了。其间穿越了南锣鼓巷,就是北京胡同保护区中最著名的胡同区,前一段时间北京有一个胡同评比,南锣鼓巷地区荣获10佳胡同的荣誉。这一带的胡同历史悠久,布局齐整,大宅门很多,南锣鼓巷作为纵轴联系着众多的胡同,有很多宅院是国家、北京、东城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只是朱门紧闭,难得进去,只好在心里揣摩朱门背后的神秘了。胡同两旁门面开了很多酒吧,这样旧民居的酒吧倒是比三里屯那里的更有意思,我们经过的时候,没有什么客人,估计到了晚上,胡同里该是灯红酒绿,人来人往了吧?
接上女儿去了母亲家。妻子不舒服,由我来做饭。炒了红萝卜丝、豆皮、鸡蛋,拌了一个菠菜,住了一锅粥,买了几个馒头,一顿简单的中饭就完成了。大家吃的很香,猜的量不小,但是基本没剩下。妻子说我要是用心做的话,还是能做出比较好吃的饭菜的。看来最近做得少,而且有些匆忙,做出的饭菜也就难以让他们满意了。
睡了一会儿,起来后包饺子。和面、做馅都是我,包的时候是妻子和我一起做的,我擀皮,她包,皮多了,我也会包一些,过了一会儿,母亲过来和我们一起包,其实就是和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平日里大家都忙,除了周末,母亲家就是父母两个人,几十年了,该说的话已经说得差不多了,除了拌嘴大概没有什么好说的,因此就盼着孩子们的到来和他们说说话,尤其是孙子辈的小孩子,父母就喜欢我们的孩子在他们面前顽皮、撒娇,无论怎么折腾,他们都是笑眯眯的。我理解父母的心情,只是平日里珠珠实在没有时间,只有周末了。珠珠还算懂事,决定下周在母亲家住一个晚上,父母高兴极了。父母开心,我们也很高兴。
饭后归家,妻子还是有些不舒服,今天要早点休息了。
前一篇:4月6日的记录:梅花和兰花
后一篇:几张南锣鼓巷照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