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水帐 |
朋友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准备吃午饭。其实也不想吃什么,早上吃的晚了一点,吃的多了一点,午饭也就可以凑活了。朋友说来川办吧,我们等你。我说,我去,但不要等我。朋友说好吧,随即收线了。
到了川办的时候朋友们吃的已经差不多了,老朋友了无所谓了,吃什么不重要,能够有时间坐在一起聊聊天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川办还是老样子,像个大食堂,菜走的是实惠路线,没有什么盘饰,吃的人也随便,没有那些豪华场所的拘谨,这也许就是川办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朋友要我再点几个菜,我拒绝了,只要了一碗担担面。这里的担担面我比较喜欢,臊子做的好吃。担担面这个东西,虽然是小吃,但是要做好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北京很多家川菜馆子吃过担担面,但都不如在成都一家苍蝇馆子里吃过的好,究其原因是面条和佐料上的不同形成的。一般讲,担担面的面要手工面,,这在北京的川菜馆里已经很少见了,基本都是机制面,这样的面条在口感上就和手工面差了很多,没有手工面的那种筋道劲;再有就是汤一定要是鲜汤,先前担担面在走街串巷时期,担子的两头一头是煮面的铜锅,一头是煮着蹄膀或是炖鸡的汤锅,面条煮熟,加鲜汤调味;还有就是猪肉末加料酒、盐炒到酥香,再加上酱油、猪油、辣椒油、花椒粉、醋、芽菜、葱花等才有了一碗香辣酸麻兼备的担担面。在成都讲究的担担面醋用的是四川保宁醋,辣椒用的是成都郊区产的二金条海椒,酱油是川西坝子特产的红酱油,芽菜是正宗的叙府芽菜,这样调制出来的担担面细柔有力,爽滑利口,香气浓郁,风味特别,这样的担担面,想想都会流口水的。只是这样的担担面在北京很难吃到了,川办的虽然不错,但是面条是机制面条,调味没有猪油,好像是对健康有好处,餐厅也省了不少功夫,但是味道终究和原汁原味的有了一些差距。在北京,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妻子身体不舒服,女儿的早饭是我做的。早饭虽然很简单,但是实在是起的早了一些。六点半的时候,女儿就起来了,我磨蹭了一会,六点四十也进了厨房。送走女儿后也不想再睡了,昨晚看了电影《伤城》,睡觉的时候已经快一点了,在看上几页书,估计两点的时候睡着就不错了,于是有些困。妻子起来后一起去了早市,买了了一些水果和蔬菜回家。
和妻子一起看了《三峡好人》,看完后知道为什么这部电影虽然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大奖但依然票房不佳了。没办法,这样的电影在电影院里看完是很需要耐心的,两条平行的线索讲了两个故事,没有任何交叉的两个故事,唯一的交叉是移民问题。缓慢的节奏和阴沉的画面,如果不是对电影艺术或者是人生有兴趣的,很难对这部电影感兴趣。在缓慢的节奏中叙述着更多的人性的东西,但是这不是现实的市场喜欢的东西。
和几个朋友在MSN上聊天,顺带说了一些事情,有些事情虽然还没有成型,但是毕竟在慢慢的推进。有的时候是需要头脑风暴的,大家互相激发一下,也许好的创意就出来了。
中午把电话关了睡觉,睡了两个小时,起来后真是舒服。匆匆做了晚饭,丸子白菜汤,炒西葫芦和炸羊肉串。味道还可以吧,丸子有点咸了,这是珠珠给我的意见。最近很少做饭,手头没准,这样的错误本是可以避免的,大概是刚刚睡醒,脑子还有些慢吧!
花费:副食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