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泸州行、吃简记(一)

(2006-10-08 11:33:07)
分类: 美食心情

广东人常讲“食在广州,厨出凤城”,说得是广州城美食多,厨师则是顺德的好。大概每一个地方都有这样的特点,厨师出在都市边上的小城,美味却是要到都市里去经受检验的。鲁菜在北京鼎盛之时,餐馆的厨师多是山东福山一带的人,好像在印证着我的猜测。这次长假期间,去了一趟四川,成都的朋友对我讲,川菜的好滋味多在成都,而川菜的好厨师,多在川南,以乐山的厨师比较著名。相比较而言,川南的饮食要比川北的精致,无论从物产角度还是从人文角度讲,川南都要比川北丰饶、发达,这两点是美食的基本条件,这样的观点我是同意的。

10月2日晚上到了成都,先到的朋友去和朋友聚会了,我和他们不熟悉,也不愿去凑热闹的尾巴,索性一个人闲逛。

出酒店去了锦里,锦里位于武侯祠的边上,是成都开发的一条仿古旅游街,类似于杭州清河坊、高第街。晚上九点到了那里,还是非常热闹。说是热闹,其实就是人多,一条窄窄的街道上都是人,每走一步都要付出一些体力。街景还是很漂亮的,古色古香,街的两侧开满了商铺,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夜幕下,店铺悬挂的红灯笼把街景点缀得有些妖娆。

想在锦里的饭馆里吃点东西,因为人多放弃了。在一个书摊上买了一本李劼人说成都,原价26元,还价到20元,老板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卖给我了。李劼人是现代文学大家,久居成都,虽然是湖北人,但是对成都的了解是非常深刻的。里面专门有一章是议论川菜的,翻看了一下,远比目前的那些写川菜的文章好看,李劼人不做教授借钱开餐馆,亲自下厨炒菜,成为当时成都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他谈论川菜应该有点意思。况且,他还有一只如椽大笔呢。

出了锦里,沿街闲逛,想在街边找个小馆解决晚饭,琢磨着自己能不能遇到成都人常说的那种苍蝇小馆,环境不好,但是东西好吃。看了几家,终因环境问题没敢进去。有趣的是看到一家环境不错的馆子,刚要进去,看到门口写着“来自北京的台湾茶餐厅”,急忙收住了脚步,呵呵,我来自北京,当然不能在成都吃北京饭了,再者说北京的台湾茶餐厅?这是个什么东西?不伦不类么。放弃,继续走着找。

找到了一家土鸡汤面馆,光亮、干净。进去坐下,要了大份的土鸡汤手工面,臊子要的是排骨,看到店家的拌笋丝不错,价格三元,要了一份。面上来了,尝了一口,不错,面筋斗,汤也鲜,小排骨炖的入味,索性把拌笋丝全部放到面里,囫囵着吃的挺香。结帐不过10元。

第二天去了泸州。这次本来是要去乐山和峨嵋的,要不也就不会有关于乐山厨师的议论了。成都的朋友说长假去乐山,不是看大佛,而是看人头,排队进入大佛景区,有人的队伍排成了之字形,一个接一个,没有几个小时根本就难以到达最佳的观赏位置。听到这样的话,我和同来的朋友决定放弃,随着朋友安排,上车去了泸州。

泸州是四川长江边上的四个城市之一,(乐山、宜宾、泸州、重庆),自古就是川南重镇,商贾发达,人文兴盛。到了泸州,穿城而过,出了泸州城去下面的笔架山。去笔架山的途中,在一个叫做白马的地方吃了中饭。朋友说这里的鸡汤很有名,走地鸡炖的汤,鲜美至极,在成都是喝不到这样好的鸡汤的。于是围桌坐下,很快一人一大碗鸡汤就端上来了,随汤还配有一个味碟,里面是糊辣椒。鸡块蘸这种辣椒吃,很是美味。辣椒的香和鸡肉的鲜融会在一起,把鸡肉的鲜甜完整的激发出来了。先吃鸡肉,再喝鸡汤,用鸡汤泡了米饭,店家用干椒炒了鸡杂,烧了鸡血,配了一个自产的通菜和老腊肉,一餐饭香香甜甜的吃完了。费用只是每个人15元。真是便宜呀。

泸州和重庆、贵州交界,林木茂盛,地势奇特,风景点很多,如果不是有人带着去,外省人很难找到的。这里不像那些著名的景点,人不多,清幽、自在。黄金周,人们都出来旅游了,因此那些常规的景点是不能去的,人太多了,那不是旅游,甚至连一张好一点的到此一游的相片都难以留下。旅游,不久是休闲的一种方式么?休闲,不久是要放松心情活动筋骨么?到一些人少的风景点,可以坐在那里踏实的喝喝茶,发发呆,不久是休闲、旅游的最好结果么? 笔架山就是这样的一个放松自己的好地方。

登山、观景,喝茶、聊天,环绕周围的是秀美的山景和郁郁葱葱得树木。站在山颠,可以看到沱江在山脚下拐了一个漂亮的大弯,圆润的犹如美女的曲线,山坡上有层层的梯田,虽不如龙胜梯田那样壮观,但是青绿泛波的水田还是吸引了我的眼睛。北方的山虽然雄壮险峻,但是却没有这里的山岚秀美,尤其是在这个季节,北方开始了落叶和秋黄,这里依然是一片青翠,浓绿欲滴。

在山上的寺庙里,遇到了一个北方的和尚。庙里的香火很盛,师傅劝我们进香,可是没有引起我们的兴趣。大家在山顶坐下喝茶打牌,水是山泉水,茶是农家自产的苦丁茶,山风吹过,悄悄的抚干了登山的汗水,静静的坐在那里,喝一口初苦后甘的茶水,听山风低吟,望江水蜿蜒,梵音阵阵,铃声叮当,景美人静,俗缘随风。用一句成都话讲就是“安逸极了。”

下山回城,入住川南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酒城宾馆。放下行李一行人去长江上的画舫去吃长江鱼。三楼的包房坐下,朋友点了这里的特产。我是第一次在泸州的船上吃饭,而朋友是个行家,听他的安排就是了。上来的鱼我都不认识,朋友讲了鱼的名字,我也对不上号,因为没有见过。其实名字已经不重要了,好吃就是了。果然是好吃,鲜美细嫩,尤其是那个当地叫做水米子的,鱼肉洁白细嫩有如凝脂,煎后烧制,皮脆肉嫩,微辣鲜咸;另一种鱼叫做青波,外表类似鲤鱼,朋友讲从侧面看此鱼微泛青波,故而名之。江鱼当然要比鲤鱼好吃许多,肉厚刺少,红油烧炖,但你只会觉得鲜而忘其辣,我在北方吃过不少号称是黄河鲤鱼的东西,虽然是名馆名厨烹制,但是总脱不开那种挥之难去的土腥气,而青波鱼则只鲜香细腻而无一丝土腥之气,难怪江鱼要比河鱼、塘鱼价格高,高就高在它难得的好味道。

饭后沿着长江散步,江风拂面,船火点点,细雨微微,人影依稀,泸州之旅的第一天就要结束了。
 
远眺山脚泸州行、吃简记(一)
大雄宝殿
泸州行、吃简记(一)
香樟林
泸州行、吃简记(一)
白马鸡汤
泸州行、吃简记(一)
红烧青波
泸州行、吃简记(一)
干烧水米子
泸州行、吃简记(一)
农家老腊肉
泸州行、吃简记(一)
饭桶
泸州行、吃简记(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