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鲃肺汤和9月21日的流水账

(2006-09-21 16:37:22)
分类: 流水帐
去苏州旅游,一般的都会到木渎古镇转转的,到了木渎,也许会到石家饭店坐坐,尝尝他家的名菜鲃肺汤。石家饭店的历史很久远,早在乾隆时期就木渎镇上就有了石家饭店的名号,但是其出名,确是得益于民国老人书法家于右任的误读。1929年秋天,于右任游太湖过木渎时,在石家饭店吃了家传名肴斑肝汤,赞其美味,即席赋诗一首“老桂花开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归舟木渎犹堪记,多谢石家鲃肺汤”,从此斑肝汤变名“鲃肺汤”。
 
考鱼类百科,没有“鲃鱼”,而且鱼肺只是一个小泡泡,根本不禁煮食,怎能食用?不能食用也就难成什么美味了。鲃肺汤本该是斑肝汤,用的是太湖所产的斑鱼之肝辅以火腿片、香菇、笋片等,用鸡清汤烧制而成,菜中的鱼肝细嫩,汤味清鲜,别有风味。于右任是陕西人,听不懂木渎的吴侬软语,吴语中斑被于右任听成了“鲃”音,即席赋诗并且创造了一个新字“鲃”,成为一时美谈。于是斑肝汤变为鲃肺汤,在于右任的庇护下,扬名至今。
 
陕人居苦旱之地,甚少食鱼,难明鱼之真味,斑肝汤这类的菜肴在江南一带很是普遍,上海菜中的青鱼肺,也是此类菜肴。于右任一是感菜肴美味,二是感友人款待,酒酣之后,才写了上面的那首诗,于本身又是民国期间著名的书法家,国民党的元老,权高位重,他说好自然没有人较真了。后辈文人不在正面较真,倒是有人在石家饭店只要豆腐汤而不吃鲃肺汤,可谓是知味之人。这个文人虽然因气节问题被后人不齿,但其文名还是很大的,他就是周作人。周作人生于鱼米阿之乡的江南绍兴,自然要比于右任了解江南味道,舍鲃肺汤逐豆腐汤,自是江南士人的明智之举了。
 
外带几句闲话,石家饭店门前有一个池塘名为“横水”,这横水塘早年间要比石家饭店有名的多。天下横塘多多,独木渎横塘扬名。其原因在于出生在昆山长在木渎的陈圆圆就是在木渎横水被豪强掳去北上,辗转落入吴三桂手中的。悲惨的身世倾国的容颜,连带着几百年满汉的爱恨情仇,横水想不出名都难了。连带着塘前的石家饭店一起扬名了。
 
上午打电话给母亲,询问她的身体状况。母亲说:就是那样,没有什么变化。还说不要我们过去了。我上午有事,昨晚已经和朋友约好了,今天是没有办法去母亲那里了。我对母亲说,今天小朱(妻子)过去。母亲听了,马上说那可真好。我知道,母亲心里还是希望我们过去陪她的。心里既感动又惭愧,感动得是母亲处处为我们着想,尽量不给我们添麻烦;惭愧的是我忙于事务,只能让妻子为我尽孝了。
 
中午赶到紫竹院,在那里和朋友汇合去了清华东门。朋友一直想做一个书吧类的餐厅,苦于找不到好地方。清华东门那里刚刚落成了几栋大楼,希望能在那里找到机会。我去的原因是朋友想拉我一起做,我也早在想做点这样的事情,于是就答应了朋友合作经营。
 
去了清华那里,到大厦的物业问了一下,结果是大失所望。人家那里已经不再接受餐厅类的商铺租赁了,周围继续找找看,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只好是怏怏而归了。随便吃了一碗面,到中关村点心铺买了一些点心,两人告别各自回家。我给北大的同学打了电话,希望他能在北大里给我们找块地方,同学说下周去他的办公室聊,这件事本周只能就到这里了。
 
坐车回家的路上困了,迷迷糊糊的睡了几次,回到家里感到疲乏。不能睡觉,否则晚上又要失眠熬夜了。
 
看完了《梅玺阁菜话》,一本很有意思的说上海菜的书籍,不是单纯的菜谱,字里行间能看出上海人的精明和作者的随适,而且还能学到不少材料和烹调知识。值得一读。
 
拿出一本《新民晚报》夜光杯美食文选的合集在看,虽然简单,也是一本不错的美食读物。
 
 
不经意间,博客的浏览量变成了6位数,呵呵,还真有不少人看呀。本想在妻子生日我开博一周年的时候达到10万,没想到这个日子提前了。感谢朋友们对我的关爱。
 
花费:交通费20元,餐费21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