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食心情 |
有个朋友去九寨沟,清晨的时候拿了一把鸟食逗鸟。可是小鸟们就是不和他亲近,边上的原住民告诉他,因为小鸟不喜欢他穿的红衣服。朋友将信将疑的脱了红夹克,小鸟们几番犹豫后,终于飞到她的手上叼食了。朋友是个在美国学完MBA课程的工商管理硕士,从这件小事中悟出一个道理:色相不正,即使有很好的态度,也难以吸引小鸟。推而论之,商家对待客户,也是这样的道理。
由此我想到了前一段时间再电台谈论的商务宴请话题,所谓商务宴请关键的是态度。也就是说商务宴请吃的是态度,味道倒是第二位的了。态度包括什么?环境是,价格也是。消费享受是一种综合性体验,尤其是属于高端消费的商务宴请,环境和价格的因素尤为重要,有时甚至可以成为成败的关键。也就是所谓的色相要正,在这里环境、品牌、气氛、联想等软硬条件都是十分重要的,都是色相正所要求的。
伊锦园清真餐厅在这些方面做得是足够的到位。官府模样的四合院建筑坐落在北京四大遗址公园之一的元大都遗址,院子里栽种着充满吉祥寓意的海棠和玉兰,厅房的装修采用了宫廷样式,雕龙画凤,金碧辉煌,餐椅是硬木的官帽椅,洗手盆用的是青花瓷,古色古香加上富丽堂皇,可以说这里的色相不错,是个请客的好地方。
菜品也值得一说。建筑和装修的硬件好,只是色相的一个方面。商务宴请的菜品如何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名贵的原料制成的菜品很难显示宴请的档次。就我印象中的清真菜来说,是没有什么名贵菜肴的,扒肉条,爆散丹,它似蜜等是北京传统的清真菜,除了肉还是肉。好吃是好吃,但是总是难以登上商务宴请的桌面。伊锦园在这个方面做得较好,我也比较认同餐厅总经理保健先生对新派清真菜的认识。保先生讲,清真菜应该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只要严守穆斯林的戒律,可以广泛的借鉴其他菜系、其他菜肴的原料和烹饪方法。广东的穆斯林吃的基本上是广式的清真菜,烹调方法和入馔材料上也是以广府所产原料为主,山东的穆斯林、西北的穆斯林情况也大致如此,因此,清真菜的范围应该是很宽泛的。基于这样的认识,伊锦园的清真菜就在传统清真菜的基础上做了很好的创新和发展,综合了各地清真菜肴的精华,并且吸取了各菜系好的烹饪方法和符合穆斯林戒律规定的烹饪原料,使得伊锦园的菜品变得丰富,而且有许多菜品是用名贵材料制作,提升了清真菜的档次,适应面也大了许多。
我们吃到的一道满坛香类似于平常吃到的佛跳墙,里面用了很多上等的海味,但是在烹制的过程中,伊锦园舍弃了火腿,而用瑶柱粉、鹿茸水、萝卜汁、藏红花汁调味调鲜,既保持了汤的香鲜浓郁,还有一点特殊的香气,是平常的佛跳墙中没有的,坛中的食物香气互相渗透,被文火炖制的软糯鲜滑,这道菜丰富了清真高档菜的种类,也适合各民族的人士品尝,可谓是很好的创新了。
还有一道海味菜-葱靠辽参也是很不错的创新菜。靠是本帮菜中虾子大乌参的做法,葱油又是鲁菜中典型的味型,伊锦园把本帮菜的烹饪方法和鲁菜中的味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制作了这道软糯鲜滑、葱油香气逼人的海参菜肴,是对其他菜系的精品菜肴很好的借鉴。在色香味型养几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有了这样高水准的海味菜,筵席的档次也就有了。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菜肴还有这里独门秘制的浆水羊肉和烤羊背。前者是典型的西北风味,在一般的西北风味餐馆里可以吃到类似味道的浆水面,酸酸的很是开胃,用酸味的浆水炖嫩嫩的羊肋肉,是伊锦园的独创。浆水有开胃清口醒脑之功效,吃多了大荤的食物,喝几口浆水,吃几块羊排,既解腻清口,又可增加食欲继续战斗,餐桌上有了这样一道菜,战斗力强了,话题也多了。烤羊背这里做得很精细,羊背取得是小羯羊的背肉,用30多种香料电炉120分钟烤熟,配上店家自制的小料和羊饼,美味可口,我一连吃了两个,鲜、嫩、酥、脆、香、辣几种味道依次冲击着味觉感受,真是难得的美味。
龙豆木瓜炒鹿肉的盘饰非常漂亮,黄红的木瓜条上是翠绿的龙豆,龙豆上是嫩黄的菜椒,发红的鹿肉被色彩丰富的蔬菜围在中间,鹿肉炒得火候极佳,鲜嫩犹如猪的里脊。生浸白菜心也是很爽口的一道菜,虽然只是用白菜芯做成,但是味道犹如泡菜,只是没有泡菜的辣味和麻味,爽口异常。烤多宝鱼味道虽然不错,鱼肉烤制的也很鲜嫩,但是黑乎乎的上来,卖相不好,不适合商务宴请;创新的具有西菜风格的鹅肝酱脆皮鸡不成功,虽然是取自清真粤菜,但是在平衡油腻感和制造鲜美上还需要很好的琢磨。
其他的菜品也有特点,只是因为几道主菜的味道、特点过于突出了,那些凉菜和配菜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了。总体的感觉是是清真菜,又不像印象中的清真菜,应该是很好的创新清真菜肴。
我喜欢伊锦园的新派清真菜。
前一篇:2006年8月23日流水账
后一篇:伊锦园菜品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