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食心情 |
品评大菜楼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三次品尝同样的菜品,实在是对味觉的一种挑战,如果品尝的菜品还涵盖了几个菜系,这就对饮食知识的积累也是一个考验,同时味蕾对味道是否会出现审美(辨味)疲劳,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好在我是个吃货,还有个不错的身体,对美食的追求更是我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于是,在接到朋友邀请我参加“美食名菜名店评比”活动大菜楼品尝会的时候,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宴设大菜楼东直门店。我不愿意说是簋街店,因为我对簋街的食品质量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除了那几家门面较大,装潢较好的餐馆。我不是一个吃装修的人,但是我对餐馆的环境还是十分在意的。大菜楼虽然走得是中档路线,但是其装修还是比较好的,干净,整洁,空调够劲,东直门店和东大桥店都是这样,只是东直门店的停车是个大问题,临街的门面,没有自己的停车场,多少要影响到生意。
去了厨房看了一下,很干净,地面不湿、不滑、不粘,厨师和配菜员的衣服都很干净,比我在周五去的一家店好上许多,那家店大堂、包房装修的很不错,几近富丽堂皇,但是到了后厨一看,印象大坏,狭窄、拥挤,地面湿滑,走路粘脚,如今北京餐饮市场竞争激烈,表面文章要做好,内里更要下功夫,也许对于今后的发展来讲,内里的功夫更为重要,大菜楼这点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今天吃了浓汤鸡煲翅、红烧带鱼、功夫肥肠、沙姜一桶鸡、鳝菇金粉、客家萝卜丸子、古法麻婆豆腐、南煎丸子、油焖大虾、红笋烧蟹、歌乐山红烧肉辣子鸡、干烧蹄筋等,凉菜也有不少,豆酱、夫妻肺片、杭式酥鱼、拌白菜芯等,主食是台湾油饭。
大菜楼是连锁经营,厨师选的都是本菜系的高手,再经过统一严格的培训,因此菜品的质量在各个店都有一个基本的保证,相差不多。但是餐厅厨师做菜基本都是程式化了,每个菜都有固定的程序规定,因此当遇到材料不完全一致时,菜品就难免有些许差距。今天的红烧带鱼就是这样。这道菜是大菜楼的招牌菜,味道好,价格合理,很多顾客都点这道菜。因为好吃,我们今天前后一共吃了3盘,第一盘的口感就不如后面的两盘,原因就在于第一盘的带鱼厚度不够,如果煎炸的时间和平时用的厚一些的材料比,肉质就感觉柴了一些,后两盘则没有了这个毛病。看来因材料的不同,烹调的方法和时间也需要作出调整,但是一个酒楼是很难这样做的,因为酒楼是流水作业,配菜员配好的菜,厨师照炒就是了,很难感到原料的些微差别。这一点,我们自己在家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的。但是还要说一句,大菜楼的红烧带鱼实在是不错,3盘带鱼,我们全部吃光。
今天要品评的菜式是鳝菇金粉,众人尝过后皆赞,尤其是能够享受麻味的人。麻的香、麻的透、麻的爽,这次出品的鳝菇金粉辣的成分少了一些,这样就更突出了麻,在体会过鳝丝的鲜嫩、金粉的韧滑、金针菇的鲜甜之后,麻的感觉才开始在回味中慢慢的弥漫于味蕾,这样有先后、有层次的味觉体会是我前两次没有感受到的,就为了这样的味觉体会,今天就来的值了。这道菜把麻香做到了极致,为此我给了鳝菇金粉很高的分数。
其他的菜品和前几次的感觉基本差不多,豆酱还是东大桥做的好,东直门这里的没魂,缺乏豆酱韧的口感,浓汤鸡煲翅汤汁依然鲜美,鱼翅糯滑,但是煲汤的柴鸡炖的不够软烂,凉拌之后,没有东大桥的味道好,也许是我喜欢炖到软烂的样子,因为我觉得只有软烂脱骨,汤汁的味道才能更为鲜美,柴鸡也才更能和煲鱼翅的汤汁融合、借鉴。
个人感觉大菜楼几家店的菜品质量基本一致,原材料选用精细,价格中档,菜式丰富,朋友小酌、家庭聚餐、商务宴请都能找到合适的菜品和味觉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