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年7月4日流水账

(2006-07-04 19:10:19)
分类: 流水帐
昨天在三联书店买书的时候,我买了一本《青春,北大》,是一位老学长写的50年代初期的北大生活。女儿问我是不是因为你在北大读过书,就喜欢买一些和北大有关的书籍呀?我说是呀。女儿又问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报清华的哲学系?我说,当时清华是工科学校,没有哲学系;女儿问什么是工科学校呀?我就向女儿解释中国的大学分文科、理科、工科,文科就是哲学、中文、法律这些学科,理科呢更多是研究,工科则是实用技术为主。女儿似懂非懂,像她这样的年纪是不会明白的。其实我也是上了大学才明白理科和工科的区别的。
 
其实清华原本是有哲学系的,而且非常的有名,有很多著名的教授,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等都是清华哲学系的,只是1953年的全国范围的院系调整北大接收了清华、燕京的文、法学院,才使自己的哲学系成为当时中国大学中最牛B的,这份殊荣意志延续到现在。当年在北大学习的时候,每逢清华校庆,总有很多著名的教授要到清华去,当时很不明白,因为只是校际间的友好交流,后来看了西南联大的校史和院系调整的事情,才知道那些教授的根是在清华的,清华的文科在以前是很有名气的。院系调整是我们在学苏联的学校模式,那种简单、单一的学院模式,也许在当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确实是毁掉了很多所大学,燕京大学消失了,中法大学消失了,辅仁大学也消失了。教育的多元化消失了,教育思想逐渐统一了,个性和创造性也消失了。
 
也许在1980年代清华要是有哲学系的话,我可能是会报名去那里上学的。
 
侄子中午来家吃饭。一个小学毕业生在还没有确定上哪个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中学课程了。本来侄子小学毕业开始放假了,可是他的家长为了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在假期里就让他开始学习中学课程。想想真是不明白,我不知道输在起跑线上是什么意思?难道只有先学就可以不输么?我从来不给女儿加什么课程,我希望的是一个健康、活泼、快乐的孩子,不给她的学习增加任何压力。好身体、好性格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有了这两项就能快乐的生活。儿孙自有儿孙福,千万不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奴隶。到现在看,女儿是快乐,学习也是优秀的,在成绩和性格方面,我更看重的是性格。我对女儿最大的期望就是快乐一生。
 
上午朋友来访,最近我们两个人做事都不太顺,于是互相鼓励了一番。事情不会太顺的,因为事情不会因为我们的愿望而发展,加上我们还缺乏经验,这就使得遇到的困难放大了,两个人在一起交流一下,还是有些好处的,彼此吸取经验教训么。
 
中午睡了一会儿,因为晚上有球赛。我觉得德国人很有可能要在明天凌晨战胜意大利队,进军半决赛。
 
花费:副食20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