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食心情 |
酷吃与报应
记得曾经去过一间餐厅,装修颇为怪异,看起来像个监狱。雅间包房一律被叫作“小号”,取监狱中禁闭室的意思。菜单上多有一些“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刑满释放”、“扫黄打非”之类的名称,甚至还有“千刀万剐”这样骇人听闻的菜名,被食客们称作“监狱餐厅”。其就餐环境之古怪,并没有影响吃客们的食欲,倒是这种另类风尚,很受食客欢迎,晚餐若不定位,就很难等到坐位的情况。
其实,这家餐厅只是在餐厅的装修、布置以及菜品的名字上动了一番脑筋,制造出“酷”的意象。其菜品大多是改良的东北菜和一些江浙地区的时令菜肴,倒是合乎现代健康标准的。然而,在中国饮食历史上,却有着不少“酷吃”的记录。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的关于报应的故事,就是和吃有关的。这吃法,今天看来太不人道了,为动物保护主义人士所不齿。但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这样的事情。
《阅微草堂笔记》卷4“滦阳消夏录”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屠者许某,为了驴肉的脆美,做一木板,挖四孔,将驴的四蹄分别放入孔中。有人来买肉,便用开水浇在顾客所要的部分,将毛烫掉后割肉售之。驴痛哀鸣,又将驴嘴用布裹住,禁其出声。两三日,肉挖得差不多了,驴才死去,其状惨不忍睹。后来许屠生病,全身溃烂,体无完肤,状如危驴,求死不能,每天嚎叫不止,四五十日才死去。算是遭了驴的报应。
这种杀驴卖肉的方法,据说如今仍有一些驴肉店继续使用。驴肉鲜美,但若食客知道自己吃的驴肉是店主用这样的方式买来的,也许就很难下咽了。
当代作家李国文在《哀吃记》中记录的吃驴肉的方法,与纪晓岚所记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一家饭店专挑三岁左右的驴驹,饿上两天排空粪便,关进一个坑房,坑房里烧着炭火炉,摆两缸各色香料配上卤汁。驴遭火烤口渴,就会喝卤汁。2-3天后,臊汗出尽,鬃毛脱尽,五香卤汁已扩散到全身,然后宰杀烹制。据说这样得到的驴肉鲜美无比。
《天下第一吃客》中记载的制鸭秘方和上面的烤驴的方法相近。鸭入坛中,头颈在外,小火烤坛,鸭喝配好的卤汁,至鸭死,味道透肌入理,胜似万般烧烤、锔闷之法。后来鸭店火灾,店老板慌不择路,跑到阁楼上。烟大气闷,老板就把头从通风口强行顶出去呼吸,结果是顶到一半时,出不去也回不来了,卡在那里被活活烧死。这也是现实的报应了。
为了得到美味,虐待动物的事情很多,为了口舌间那一点爽脆滑嫩,鲜香弹韧,不知还会有什么残忍的方法。如此追求口腹之欲,难以进入美食的范畴。吃法已然不齿,如再津津乐道,就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关于酷吃的记载,我只见到中国的,不知道外国有没有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信鬼神报应的,但是对于酷吃,我还觉得报应应该早点多点。君子之财,取之有道;世人之吃,也该吃之有道,至少应该符合人道吧。清代美食家袁枚说:“假如暴殄而反累于饮食,又何苦为之?至于烈碳以灸活鹅之掌,刺刀以取生鸡之肝,皆君子所不为也。”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