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肿瘤免疫治疗的前世今生之二:理性看待免疫治疗的疗效

(2018-06-16 14:52:07)
分类: 肿瘤
          前面已经说过,近十年来,通过调动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免疫治疗技术发展迅速,它是继化疗、靶向治疗等方法之后的又一抗癌策略大变革,并彻底改变了对肿瘤肿瘤的一些基本观念。

       比如选择治疗方案时首先考虑的已不是根据肿瘤的位置、性质;而是采取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mmune-Checkpoint Blockers,ICBs作为肿瘤免疫药物的主导药物,这类疗法在多种组织学肿瘤类型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且反应持久。其中,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中最成功的要属靶向CTLA-4和PD-1/PD-L1的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的前世今生之二:理性看待免疫治疗的疗效

       截止到目前,FDA批准的ICBs共4个,分别为:
1)ipilimumab:CTLA-4单抗,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2)pembrolizumab:PD-1单抗,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转移性黑色素瘤以及PD-L1阳性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3)nivolumab:PD-1单抗,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接受含铂化疗治疗期间或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以及晚期(转移性)肾细胞癌;
4)atezolizumab:PD-L1抗体,用于治疗对含铂化疗不响应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但是、截止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ipilimumab治疗的患者响应率约为15%;而靶向PD-1/PD-L1的药物治疗的患者响应率很少超过40%,且其中有大量的部分应答。就这有效的案例中,还有不少因为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必须停止治疗。

      换句话说:尽管这类抗体对癌症治疗起到了很强的改善作用,但大多数患者对免疫治疗并没有效。
肿瘤免疫治疗的前世今生之二:理性看待免疫治疗的疗效
     
      癌细胞自主因素、肿瘤微环境因素以及宿主相关因素,如年龄、HLA分型、遗传多态性、饮食和新陈代谢以及慢性感染背景等,均可能影响到免疫治疗的疗效。最近的     一项来自Nature研究中,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们发现肿瘤组织死亡时会释放一种矿物离子(mineral ion),它阻止抗肿瘤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所以总的来说,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癌细胞是也绝不会乖乖束手待擒的。因此、对于免疫靶向治疗来说,还任重道远!
肿瘤免疫治疗的前世今生之二:理性看待免疫治疗的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