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街小巷、平面网络媒体充斥着各种前列腺炎的广告,许多人因此被“忽悠”成了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成了一些黑心医生和诊所“案板上的唐僧肉”,让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花费上万、甚至数十万人民币。对于有钱人来说只是口袋了少了一些“累赘”,但是对于平民百姓和民工来说,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挣来的一点血汗钱就这么被骗走,就有一些人心里产生了不平衡,伤医、甚至杀医的案件均不时有发生。
20多年前我作为全国著名梅骅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的课题就是“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阅读了几乎国内外所有前列腺炎的文献。现将目前医学界对前列腺炎的认识介绍如下:
前列腺只是一个板栗大的腺体,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影响生育,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并不大。有些人因为前列腺长肿瘤被全部切除(如日本天皇、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台湾作家李敖等),一样生活的好好的。
前列腺炎分成急性、慢性细菌性、慢性非细菌性和无症状前列腺炎四大类。
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于是细菌引起的,只要给以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效果十分明显,而且这部分患者所占的比例也不多仅仅10%左右。
这里最常见的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它占前列腺炎总数的90%,常见于青壮年,表现为会阴疼痛、睾丸痛;尿频、尿急和早泄、阳痿等多样改变。
为什么说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最扯蛋、最忽悠人的疾病呢?
第一: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没有客观的诊断标准。
前列腺液中有增多的白细胞(WBC)可以诊断为前列腺炎,但有的患者却完全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有的人前列腺液的WBC不多,但腰痛、下腹痛、会阴痛、睾丸痛,排尿不畅、早泄等症状却十分严重。因此、前列腺液中WBC的多少与症状的程度、治疗方法和估计预后均无关;无客观标准来确定它的严重性。
这不是瞎说的。早在1956年,为了了解前列腺液中WBC的意义,美国学者组织了568个无前列腺炎症状军人(年轻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有
28% 前列腺未按摩出前列腺液;411例前列腺液中WBC > 15/HF的有38%;WBC
>50/HF、伴有成堆的有28%。而在有前列腺炎症状的449患者中,前列腺液中WBC
>15/HF的仅仅为46%。
那么、前列腺炎诊断靠什么呢?就是靠症状了。也就是说只要有上述的会阴疼痛、睾丸痛;尿频、尿急和早泄、阳痿等就可以诊断为前列腺炎了。
第二、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原因迄今仍不清楚:
医学界曾经病原体体学说:认为是一些致病病原体如细菌、衣原体、支原体或病毒等进入前列腺而引起炎症,不少研究的确也发现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中有这些病原体的存在。但是、究竟是这些病原体引起前列腺炎?还有因为前列腺有了炎症、局部抵抗力下降而有这些病原体的存在?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如果真的是病原体引起的,那治疗倒也简单了,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就可以了,可残酷的事实是临床上所遇见的患者其慢性症状不能用抗生素来减轻。
就好像以往在抗击“非典”过程发生的小插曲一样,当时北京来的大专家从非典死亡患者的肺脏中找到了衣原体,就认为非典是由衣原体引起的。但是广州以钟南山为代表的专家认为这些患者全部都用了大量的抗生素,完全可以清除衣原体,可是患者却不见效还死亡,因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定了北京专家的结论,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最后才确定真正的病原体是“SARS冠状病毒”,临床最后治疗和预防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还有提出引起前列腺炎的学说有尿液返流学说、神经调节学说、免疫学说、盆腔静脉充血学说和氧化应激学说等等,但是,均未能指导临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三、老年人为何很少有慢性前列腺炎?
前面说过慢性前列腺炎好发于青壮年。但实际上,老年人的前列腺炎发生率更高,已经有许多的研究发现,在老年人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中其慢性炎症的发生率超过了90%,这是身体其他器官从未有的现象。为什么老年人前列腺炎发生率这么高、这么重,却很少有年轻人的前列腺炎症状呢?
第四、真的是前列腺炎吗?
如果真的是前列腺炎,那么把前列腺切除、没有前列腺就应该好了吧。但事实并非如此,国外有学者对慢性顽固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前列腺根治切除,结果发现不少人前列腺炎的症状仍然存在。
还有研究发现,部分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在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水压扩张时,膀胱黏膜出现黏膜出血斑,实际上是这部分患者是患了“间质性膀胱炎”,按照间质性膀胱炎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究竟是不是前列腺炎?从上述研究结果你自己可以得出结论。
因此、现在专科医生已经用“慢性盆痛综合征”来代替“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了,如果帮你就诊的医生还告诉你得了慢性前列腺炎,就说明他根本不是合格的专科医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