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系列--如何发现和治疗男性性腺功能减退?

标签:
健康 |
分类: 性健康 |
一:性腺功能低下的分类及病因
1、
2、
二、性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
1、青春期前表现:睾丸体积<5cm³、小阴茎、隐睾、嗅觉缺失(Kallmann综合征)、阴囊低色素、阴囊皱褶缺乏、乳房发育、类无睾症、体毛减少、声音尖细、发际线低、性欲减少、骨量减少、肌肉体积减少、视野缺损(垂体损害)、小前列腺。
2、青春期后表现:性欲减少、自发性勃起减少、睾丸体积减少、乳房发育、潮热、骨量减少、个子变矮或微小创伤骨折、阴毛或腋毛减少、刮胡子次数减少、溢乳、视野缺损、肌肉体积减少、活力和动力减少。
三、诊断的流程
四、诊断时注意事项:
1、睾酮的测定:必须是早晨抽血、至少两次检测总睾酮浓度,如果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浓度异常,则应检查游离睾酮(推荐平衡透析法)或可生物利用的睾酮(金标准是硫酸铵沉淀法)。如果男性不育,则还应进行精液分析。应当避免在患者的急性疾病、系统性疾病、进食障碍、误用药物和过度运动后抽血以免误诊。
2、进一步评估应检查促性腺激素并进行遗传分析以排除 Klinefelter
综合征。如果促性腺激素低于正常,则可考虑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催乳素和其他垂体激素、铁离子也应该检查,还应排除 Cushing
综合征。如果高催乳素血症伴随较多症状,则应行蝶鞍 MRI 排除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二者没有蝶鞍损害)。
3、男性性腺功能低下的诊断还应排除其他可以影响血清睾酮浓度的情况,如使用鸦片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酮康唑等。
4、影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浓度的因素
增加:年龄、甲状腺功能亢进、高雌激素血症、肝脏疾病、HIV、使用抗痉挛剂等。
减少:肥胖、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生长激素过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糖皮质激素、雄激素、孕激素、肾病综合征
五、性腺功能低下的治疗:
七、睾酮替代治疗的副作用
八、睾酮替代治疗过程中要监测那些指标
1、一般检查:开始治疗后第3和第6个月评估药物的效能和副作用,如果稳定,则以后1年1次;检查药物成分特异性副作用。
2、睾酮浓度:调整药物剂量使血清睾酮浓度维持在中等正常水平。
3、直肠指检:小于40岁的青年男性不需检查。40-49岁的非裔美国人、前列腺癌患者的一级亲属、PSA基线值浓度>0.6μg/L应当进行;基线值大于50岁的所有男性应当进行;治疗开始后3-6个月复查,以后1年1次;如果发现结节或者硬结则停止治疗。
4、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浓度:大于40岁的男性都应测;治疗开始后3-6个月检查,以后1年1次;如果PSA1年内增加>1.4μg/L或者增速每年增加0.4μg/L(如果有2年以上的资料可以计算,6个月时的值作为参考)则停止治疗并且进一步评估。
5、下尿路症状:如果患者主诉严重的症状或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PSS)>19,则停止治疗并评估。
6、红细胞压积:检查基线值以排除睡眠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血液疾病;开始治疗后3-6个月复查,以后1年1次;如果红细胞压积>54%则停药;如果升高后降低到正常,可以从小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7、睡眠呼吸暂停: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打酣、白天嗜睡等)。
8、骨密度:如果有指征(轻微创伤后骨折、骨质疏松、身高变矮等)检查骨-矿物质密度的基线值,并且每1-2年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