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试验(PPD)的意义
(2012-10-14 16:39: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体保健 |
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菌体成分,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是由塞伯尔(Seibert)首先制备的,是一种诊断结核的工具。
原理: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凡感染过结核杆菌的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致敏淋巴细胞,具有对结核杆菌的识别能力。当再次遇到少量的结核杆菌或结核菌素时,致敏T淋巴细胞受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会释放出多种可溶性淋巴因子,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在局部集聚,导致浸润。约在48~72小时内,局部出现红肿硬节的阳性反应。若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则注射局部无变态反应发生。
方法:将PPD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不同浓度,取5结核菌素单位(0.1毫升)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48~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应注意局部有无硬节,不可单独以红晕为标准。
判断:
阴性反应:注射部位有针眼大的红点或稍有红肿,硬节直径小于0.5厘米。
意义:阴性反应表明无结核菌感染,但应考虑以下情况:1、处于原发感染早期(结核菌感染后需4-8周有变态反应充分建立;在这变态反应前期,结素试验可为阴性)。2、正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3、营养不良及麻疹、百日咳等病人。4、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由于人体免疫力连同变态反应暂时受到抑制,对结素无反应,待病情好转,又会转为阳性反应。5、其他如淋巴细胞免疫系统缺陷(如淋巴瘤、白血病、结节病、艾滋病等)病人和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
阳性反应:注射部位硬节直径超过0.5厘米,但在1.5厘米以下。
意义:结素试验阳性反应仅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我国城市成年居民的结核感染率在60%以上,故用5IU结素进行检查,其一般阳性结果意义不大。但如用高稀释度(1IU)作皮试呈强阳性者,常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结素试验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比成年人大,因为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反应阳性者,应考虑有活动性结核病。
强阳性反应:注射部位反应较强烈或硬节直径超过1.5厘米以上。
意义:强阳性反应则表明可能有活动性感染,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结核病。
试验目的
(1)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依据:PPD阳性表明体内已感染过结核菌,无需再接种卡介苗。阴性者是卡介苗的接种对象。
(2)为测定免疫效果提供依据:一般在接种卡介苗3个月以后,应做结核菌素试验,了解机体对卡介苗是否产生免疫力。假如结核菌素阳性,表示卡介苗接种成功,反之需重新再进行卡介苗接种。
(3)用于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菌素试验对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的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作用。
(4)测定肿瘤患者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禁忌:有些人不能或暂时不能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如:
1、
2、
3、
4、
5、
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已被结核菌感染或自己是否对结核病有了抵抗力只要去专科医院做一次结核菌素试验,72小时便可知晓。对于免疫功能健全的人来说,只要有一个结核菌进入肺泡内造成感染,4~8周就产生对结核菌素的特殊的免疫力,使结素反应呈阳性。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并不一定是坏事,它虽表明休内已有结核菌,但也说明机体对结核病已产生了一定免疫力,当细菌再次感染,或体内细菌繁殖形成病灶时,体内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则将细菌“包围”在局部,而使其不易播散到其它部位和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