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2012-08-24 20:57:36)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体保健

合理应用抗生素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需不需要用抗生素?

是否应用抗生素要明确两个情况:① 确定感染部位: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下呼吸道(肺炎)感染?②要分辨清楚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社区内科常见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的轻度病毒感染、发热原因不明者(除病情严重并怀疑为细菌感染外),不宜用抗生素;

部分病原菌及细菌毒素所致急性腹泻、胃肠炎,病毒感染所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和春季流行性腹泻、真菌性肠炎等,通常也不用抗生素治疗。

如果是下呼吸道感染或是严重的病毒感染,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的细菌感染。

2、用什么抗生素?

最准确地方法就是通过细菌培养获得致病菌的种类、然后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判断致病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敏感度,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经验治疗。

据调查发现,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已经超过肺炎链球菌,成为CAP的首位致病原。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最常用于治疗CAP的药物。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为阻止细胞壁合成,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这两类药物用于支原体肺炎是“不对路”的(用了白用、白花钱且徒增副作用)。

我最近诊治了一位老年患者,他每天发热,在附近一家三级医院打了一个星期的“吊针”烧却退不下来。来时尿里面仍然有许多的白细胞,我为他做了尿的细菌培养,并仔细查看了原来使用的药物,是几种头孢类的抗生素。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最常见为大肠杆菌、并且对头孢类抗生素不敏感的现状,我选择了氨基甙类抗生素先给他应用,一支药才5元钱,一天用两支,结果第二天发热就退了。第三天培养的结果也证实是大肠杆菌,对我选择的氨基甙抗生素敏感。这就告诉所有的朋友,用药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只选对的、而不是选贵的抗生素。

3、抗生素用多久?

取决于不同的感染部位。例如下尿路感染(只有尿频、尿痛)用1~3天即可;而上尿路感染(除了尿频尿痛、还有发热和腰痛)则要用10~14天;生殖系统(前列腺炎)需要用4~6周。一般来说使用的疗程为,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4、如何用抗生素才更好?

  抗生素可分为时间依赖性药物和浓度依赖性药物。

  时间依赖性(或非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林可霉素,其药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峰浓度并不很重要。这一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案:除头孢曲松半衰期较长,每天只有1次外,其他药物均应小剂量、均匀分次给药,每次剂量加入100ml液体中,0.5~1.0小时内持续静脉滴注,可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

  另一类为浓度依赖性抗生素,主要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甲硝唑类等,其具有浓度依赖性,药物浓度峰值越高,对致病菌的杀伤力越强,杀伤速度越快。它的给药方案:较大剂量、较少的给药次数,因为其毒性与谷浓度有关,每天1次给药能提高峰值浓度,降低谷浓度,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喹诺酮类的给药方案:喹诺酮类药物剂量过高时,易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故每日1次不适用于所有喹诺酮类(除了进口的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可分次给药或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

    最好要提醒大家的是:凡药三分毒,每个人的生理与病理状况都是不同的,不同种类抗生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也不同,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品种、剂量、疗程也应有所不同,应个体化用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