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已经改名了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体保健 |
膀胱癌现在已改称“膀胱尿路上皮癌”,为什么呢?
人体从肾盂、输尿管到膀胱和尿道均为“移行上皮或称为尿路上皮”(均与尿液接触),膀胱癌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尿液中毒性物质(或称为致癌物质)损害了尿路上皮所致,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膀胱最容易发生肿瘤(储存尿液、接触时间长),肾盂和输尿管产生肿瘤的机会次之,而尿道因为基本不存留尿液,很少发生原发的肿瘤。
改称“尿路上皮肿瘤”的好处是提醒医生和患者,既然你的膀胱已经长了肿瘤,那么除了膀胱肿瘤可能复发外,肾盂和输尿管也可能长肿瘤,一定要记住定期复查才行。
最近我们收治了一位患者,他10年前就发现有左侧输尿管癌,我帮他做了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后3年发现膀胱又有1cm的肿瘤,由于发现及时,可以采取保留膀胱的微创电切(TURBt),术后又给予卡介苗膀胱灌注,一直恢复良好。但是近3年患者由于搬家离我院较远,只在当地的社康中心复查,这次出现明显的肉眼血尿才转我院,一检查膀胱肿瘤达7cm,CT见肿瘤已经侵犯肌肉层,无法再保留膀胱了。只好接受膀胱全切除术。
这样的病例近几年来我们已经见到有6例,所以特别提醒患有膀胱癌或肾盂、输尿管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做B超和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肿瘤,争取能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好的疗效。
后一篇:微创手术治疗隐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