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乾坤农村经济研究专著简介——
《农村小区域经济研究》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农村小区域经济,是本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但是,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早就存在于各地的实践之中,只是缺乏理论的概括、总结。本书提出这个概念,是为了突出强调广大农民需要走
“集群式致富”的路子。因为一家一户闯市场太困难。
在广大农村,存在着许多由于人口密度、人文历史、资源分布、交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各不相同的、相对独立的小型地理区域。由于这些小型地理区域中的经济资源各不相同,因而又形成了各个小区域上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本书所指的小区域面积都很小,从几十个村庄到几百个村庄的范围不等,有些大的囊括一个县的范围,有些小的仅有十几个村庄、几个村庄的范围。在这样小的范围内,一般只具备一两个方面的相对突出的经济发展优势,即比较优势。这种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经济结构,一般表现为以某一个产业为主导的专业化生产。本书将产生在这种小型地理区域之中的具有专业化生产特征的农村经济,称之为农村小区域经济。
农村小区域经济,是带动千家万户共同致富的有效途径,是一种以某一个投资少、个体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要求低而见效快的产业为纽带,以群体化生产为产业组织形态,能够凝结区域内众多农户共同参与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模式,能够将千家万户链接到一个产业上,共同闯市场,共同富裕,即“集群式致富”。
小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农村为中心、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立足当地实际,在本乡本土上寻找一条共同发展的路子,筛选一个共同经营的产业,拓展一片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小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产要素聚集在农村,生产项目安排在农户,生产利润留存在农民手中,农民付出一份劳动,得到一份收获,积累一份财富。农民以这种方式发家致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以这种方式进行物质财富、管理经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完成初级积累阶段,为迎接城市辐射奠定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在城市生产要素辐射过来时,城市、农村两种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将会产生一次更加激烈的碰撞、聚合,将会在小区域内形成更加强大的生产力,迅速地推进农村的工业化。
本书共分十个章节,分别从小区域经济的概念、发展小区域经济的战略意义、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态、发展趋势、发展阶段、政策导向、小区域与城镇化、小区域与全球化、小区域的形象定位与形象推介等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农村生产要素运行的规律,分析了农村生提出了加快小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本书认为,在—个县的范围内,如果培育出一个或几个快速发展的小区域,那么整个县域经济就搞活了,成千上万的农户也就走上了致富之路。在县级决策层次上,加快小区域的发展,对于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本书试图通过提出小区域经济这个概念,引导人们积极推动小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实现整个农村经济的繁荣。
全文详细内容请看博客页: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e4d29d0100bkwx.html
博 客:http://control.blog.sina.com.cn/zhqk1000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