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287调整状态考出佳绩取胜中高考优策

《韦老师家庭教育论坛群》由群友天随人愿提议
还有一个多月,我们将陆续迎来全社会和每个家庭都极为关注的中考和高考,如何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家长引导孩子主动调整到最佳状态,尽量利用好宝贵的时间,弥补欠缺,提升成绩,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给各位家长在此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中考备考 家长的合理期待 是对孩子的有效帮助
初三的孩子于处于青春期,其人生观、价值观、人际交往等方面正处于矛盾和困惑时期,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也令人担忧,此时的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引导。将孩子成绩拿来与亲朋好友做攀比是令孩子难以承受的。
1、家长切莫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变化
临近中考,孩子已经身心俱疲,家长不要火上浇油,避免经常以考试分数来数落孩子。、应该是与孩子共同制定考试目标,使其感到被尊重 目前,有不少家长总是盯着孩子的分数,整天把“成绩”挂在嘴边。孩子考好了,家里马上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考不好了,那立刻就会“今夜有暴风雨”。其实,做父母的应把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切莫舍本逐末,眼睛只盯着分数,不断为孩子寻找攀比对象,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了解备考的心理状态
作为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其实大多数孩子在考试前本来已经很着急了,他所需要的就不再是单纯的督促,而是具体的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因此,家长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在备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明确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帮助。建议家长多和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而非仅仅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引导,会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3、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 “进步”重于“结果”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但是有些教育方法并不适当,例如常常给孩子寻找榜样,如邻居的儿子又得了第一名,同事的女儿又获了什么奖等等,希望借此激励孩子的斗志,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过高的目标有时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深挫败感和无力感,导致信心的丧失。所谓“进步”,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前进,只有目标得当,才能让孩子看到希望,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并体会到成功和快乐。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心急,重要的是“进步”而不是简单的目标。对于模拟考试的结果,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商定一个目标,切忌过高,这样孩子不但能够感觉自己被尊重,而且也有信心和动力努力实现。
二、高考生的知识备考和学习状态调整的最优策略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目前,据我了解有不少高三同学经过几番努力,排名依然没有进步,或者说自己的排名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他们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这些同学之所以产生放弃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只跟自己周围的同学比,只跟同年级的同学比,其实他们忘了他们应该比的是全省的学生,应该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
2、明确高三和高考知识考察的目标
首先,高三的各种模考,只是为了检验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确你的长短板优劣势,让你知道你的复习效果如何,该把重点放在哪个地方。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找到自己的节奏感和掌控感。高三这一年,孩子们都会经历一些大起大落,主要原因就出自于分数啊,不要负担太重。你不会的知识点都被考出来了,只要调整好心态,静下心来把这些知识点搞清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不再出错,你就是赢家啊!如果你考得很好,也并不代表你的未来可以高枕无忧,反而说明这次考试对你的意义不大,并没有测试出你的弱项,你的知识盲点还在盲区,需要花费一些时间,通过刷题去寻找自己的短板,然后再去战胜它! 按照分数排名次,或者班级里排名,都只是为了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的一个手段而已。
成绩出来后,重点总结错题,而不是过于关注分数。逼自己快速远离糟糕的分数,不要过于放大它,放任它控制你的情绪。坚强地战胜它,才能静下心来专心寻找考砸的原因。平时会的题,考场上不会,说明还是不会,起码是掌握得不够熟练。平时不会,但在考场上意外做出来了,说明你的应试潜力不错。
而高考无非就是从你所学过的知识点当中,选择一部分进行校验而已。错题纠正完,就可以开启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果你的分数不是很高,目前就多刷些基础题,巩固基础,毕竟高考一半都是基础题。所以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要多看课本,记住课本上的概念非常重要。如果分数还不错的话,就无需再刷基础题了,记熟课本上的概念,复习错题就可以了。
3、考场从容应答有方法
考前有些许焦虑是很正常的,只要在考场里全心投入到题目中就可以了。专心答题是缓解紧张焦虑最好的方法。 有几条考场经验分享给孩子们。
看到会的题目,自信且细心地作答;
不会的题目,大胆地跳过,守住能拿到的分;
模糊的题目,会一点但又没有把握的,努力克服。但如果这个题卡了10分钟还没思路,果断放弃,先做完其他题,再来攻克。
注意卷面!孩子们的字体写的好坏和整洁度,直接影响所有学科的卷面分、阅卷老师心情、能否看清楚你的答卷。